[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82334.8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0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馬巧琳;胡斌;馬奔;徐翠香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王逢伍 |
| 地址: | 450008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治療 寒性痛癥 穴位 | ||
1.一種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18-22g、肉桂18-22g、細辛18-22g、吳茱萸9-11g、白芥子9-11g、甘遂13-15g、生姜25-35g和氮酮0.6-1.0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00-12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18g、肉桂18g、細辛18g、吳茱萸9g、白芥子9g、甘遂13g、生姜25g和氮酮0.6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每片含50g藥膏,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20g、肉桂20g、細辛20g、吳茱萸10g、白芥子10g、甘遂15g、生姜30g和氮酮0.8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1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每片含50g藥膏,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22g、肉桂22g、細辛22g、吳茱萸11g、白芥子11g、甘遂15g、生姜35g和氮酮1.0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2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每片含50g藥膏,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19g、肉桂19g、細辛19g、吳茱萸9.5g、白芥子9.5g、甘遂13.5g、生姜29g和氮酮0.7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1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每片含50g藥膏,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寒性痛癥的穴位貼劑,其特征在于,該穴位貼劑是由下列重量比計的原料中藥制成:元胡21g、肉桂21g、細辛21g、吳茱萸10.5g、白芥子10.5g、甘遂14.5g、生姜32g和氮酮0.9g,其中,將元胡、肉桂、細辛、吳茱萸、白芥子、甘遂磨成細粉,過120目篩混合均勻,成混合物,然后將生姜榨成汁,加入混合物中,再加入用于透皮滲透劑的氮酮,混合均勻,成藥膏,將藥膏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切片,每片含50g藥膏,切片上覆蓋保護膜,即成。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未經(jīng)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2334.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生物培養(yǎng)皿
- 下一篇:發(fā)酵罐氣體交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