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81772.2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8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寶啟;王同龍;朱廣崗;李學山;魯海寧;李輝;宋麗;王超;胡德平;魯蓬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蓬翔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30 | 分類號: | B62D5/30;B62D5/065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lián)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矯智蘭 |
| 地址: | 265607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急 轉向 整體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非公路自卸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適用于寬體自卸車。
技術背景:
????寬體自卸車是在公路自卸車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由于寬體自卸車的前橋載荷增大,為保證轉向的輕便性,其轉向系統(tǒng)的配置都是采用一個大缸徑的整體式汽車動力轉向器,再加一個外置轉向助力缸;此種布置方案存在明顯的不足:1、目前整體式轉向器的工作流量一般都是25?L/min,工作壓力為15MPa,限制了其在大噸位車輛上的應用;?2、在左轉和右轉時輸出扭矩不同;3、由于存在前面兩個不足,還導致轉向器的故障率偏高;4、由于前橋載荷較大,在轉向泵失效時,不能提供應急轉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主要解決現(xiàn)有的寬體自卸車轉向系統(tǒng)故障率高、無法在大噸位自卸車上應用及無應急轉向等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其特殊之處在于,在寬體自卸車的發(fā)動機上固定轉向泵,在車架上固定轉向油罐,在變速箱上固定應急轉向泵;在車架上固定應急轉向閥和轉向器支架,在轉向器支架上固定半整體式轉向器,半整體式轉向器與轉向垂臂上端固定連接,轉向垂臂下端與轉向拉桿的前端連接,轉向拉桿后端與前橋連接;在前橋的兩端分別設左助力缸和右助力缸;同時將固定轉向泵、半整體式轉向器、應急轉向閥、轉向油罐、左助力缸、右助力缸及應急轉向泵通過管路連接。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的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1、半整體式轉向器的工作流量可以到達40?L/min以上,使其可以在大噸位車輛上的應用;2、左轉和右轉時輸出扭矩對稱,設計更為合理;3、降低轉向系統(tǒng)的故障率;4、增加了應急轉向泵和應急轉向閥以及相關的管路,使其在轉向泵出現(xiàn)故障時,車輛仍能實現(xiàn)應急轉向,提高整車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轉向器和轉向垂臂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液壓管路的連接示意圖。
1轉向泵??2半整體式轉向器??3轉向垂臂??4轉向器支架??5轉向拉桿??6應急轉向閥??7前橋??8轉向油罐??9左助力缸??10右助力缸??11應急轉向泵??12第一進油管??13第一高壓管??14第二進油管??15第二高壓管??16第三高壓管??17第一回油管??18第一左轉油管??19第二左轉油管??20第一右轉油管??21第二回油管??22第二右轉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附圖給出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參見圖1、2,按設計要求將轉向泵1固定發(fā)動機相關位置,轉向油罐8固定在車架上,應急轉向泵11固定在變速箱相關位置,應急轉向閥6固定在車架上;轉向器支架4固定在車架上,半整體式轉向器2用螺栓固定在轉向器支架4上,轉向垂臂3上端通過花鍵固定在半整體式轉向器2上,下端與轉向拉桿5的前端連接,轉向拉桿5后端與前橋7連接;左助力缸9和右助力缸10兩端分別固定在前橋7的兩端;
參見圖3,將第一進油管12連通轉向油罐8的A口和應急轉向泵11的T口;將第一高壓管13連通應急轉向泵11的P口和應急轉向閥6的P2口;將第二進油管14連通轉向油罐8的A口和轉向泵1的T口;將第二高壓管15連通轉向泵1的P口和應急轉向閥6的P1口;將第三高壓管16連通應急轉向閥6的A口和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P口;將第一回油管17連通應急轉向閥6的T口和轉向油罐8的B口;將第一左轉油管18連通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Z口和左助力缸9的A口;將第二左轉油管19連通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Z口和右助力缸10的B口;將第一右轉油管20連通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Y口和左助力缸9的B口;再將第二回油管21連通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T口和轉向油罐8的B口;最后將第二右轉油管22連通半整體式轉向器2的Y口和右助力缸10的A口;形成本發(fā)明的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帶應急轉向的半整體式轉向系統(tǒng),其工作原理:發(fā)動機帶動轉向泵轉動,變速箱帶動應急轉向泵轉動;車輛正常運行時,轉向泵將高壓油供到應急轉向閥,再供到半整體式轉向器,最后供到左助力缸和右助力缸,推動前橋轉動,實現(xiàn)轉向;應急轉向泵輸出的液壓油經過應急轉向閥回到轉向油罐;當轉向泵出現(xiàn)故障不能提供足夠的高壓油,在流量低于某一數(shù)值時,應急轉向閥換向,將應急轉向泵的高壓油供到半整體式轉向器,再供到左助力缸和右助力缸,推動前橋轉動,實現(xiàn)應急轉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蓬翔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蓬翔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17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