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失真的LED PWM亮度控制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81380.6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6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葉兆屏;姚瑞琨;林斌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燦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曉東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廣州市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失真 led pwm 亮度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控制電路,具體涉及一種無失真的LED?PWM亮度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如今,LED是代理傳統光源的最理想光源,它的耗電非常低,光電轉化效率高,成為照片領域的焦點,而調節LED亮度有以下三種常用方法:
一是使用SET電阻,在LED驅動控制IC引腳RSET兩端并聯不同的轉換電阻,使用一個直流電壓設置LED驅動控制IC引腳RSET的電流,從而改變LED的正向工作電流,達到調節ALED發光亮度的目的;二是線性調節;三是采用PWM技術,利用PWM控制信號,通過控制LED的正向工作電流的占空比來調節ALED的發光亮度。
但是采用第一種方法調光控制方法缺乏靈活性,無法讓用戶改變光強度。線性調節則會降低效率,并引起白光LED朝向黃色光譜的色彩偏移,而且線性調節的模擬調光會降低輸出電流的精度;
而采用數字或叫PWM的LED調光控制法以大于100HZ的開關工作頻率,以脈寬調制的方法改變LED驅動電流的脈沖占空比來實理LED的調光控制,能避免人眼感覺到調光閃爍現象,調光比范圍大。因此,PWM控制技術以其控制簡單,靈活和動態響應好的優點而成為最廣泛應用在LED的控制方式。
在使用PWM控制技術對LED進行亮度調節的背景下,傳統的LED驅動器是LED恒流驅動器,它按照PWM輸出驅動電流,但由于驅動器內部動態相應時間約束,恒流驅動器開啟電流會比PWM信號慢一定時間,關閉則同時,因此會造成開關管開啟時間比實際PWM控制時間少,造成驅動電流信號損失。另外,采用模擬的恒流驅動器啟動加速方法只能減少PWM信號的損失,但是不能完全消除該效應的影響,并且需要付出芯片面積(成本)及功耗方面的代價。???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失真的LED?PWM亮度控制電路,它能夠校正PWM恒流輸出損失,使LED恒流輸出信號保持完整,使得LED亮度無失真。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無失真的LED?PWM亮度控制電路,包括LED恒流驅動器、PWM信號發生電路、開關管Q1、比較器Com1和數字控制模塊;所述LED恒流驅動器用于產生驅動電流Iled;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用于產生PWM信號,并控制LED恒流驅動器產生驅動電流Iled;所述開關管Q1用于控制驅動電流Iled的開啟,當PWM信號為高時,開關管Q1的驅動電流Iled開啟,當PWM信號為低時,開關管Q1的驅動電流Iled關閉;所述比較器Com1用于獲取驅動電流信號并將它提取為Vled信號,實時比較獲取實際開關管Q1開啟時間差值dT;所述數字控制模塊與比較器Com1電連接,用于獲得開啟時間差值dT,并將時間差值dT加入PWM信號中以校正開關管Q1的開始損失。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數字處理模塊校正PWM恒流輸出損失,使LED恒流輸出信號保持完整。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圖2:本發明時間差值補償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無失真的LED?PWM亮度控制電路,包括LED恒流驅動器、PWM信號發生電路、開關管Q1、比較器Com1和數字控制模塊;所述LED恒流驅動器用于產生驅動電流Iled;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用于產生PWM信號,并控制LED恒流驅動器產生驅動電流Iled;所述開關管Q1用于控制驅動電流Iled的開啟,當PWM信號為高時,開關管Q1的驅動電流Iled開啟,當PWM信號為低時,開關管Q1的驅動電流Iled關閉;所述比較器Com1用于獲取驅動電流信號并將它提取為Vled信號,實時比較獲取實際開關管Q1開啟時間差值dT;所述數字控制模塊與比較器Com1電連接,用于獲得開啟時間差值dT,并將時間差值dT加入PWM信號中以校正開關管(Q1)的開始損失。
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通過拉長PWM信號,使得新的Iled2信號與PWM信號同時發生,此時電路不會有PWM灰度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燦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燦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13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