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型通訊錄人員狀態實時感知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81362.8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6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旭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易和互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通訊錄 人員 狀態 實時 感知 算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互聯網算法,具體涉及一種大型通訊錄人員狀態實時感知算法。
【背景技術】
組織通訊錄是管理員在服務平臺,統一管理的,并向內部用戶統一提供的單位組織機構的用戶通訊錄。普通用戶登錄后,可查看、使用,不能對內容進行修改。而使用者需要對大型通訊錄人員狀態實時感知。以導航形式展現的多級組織大型通訊錄,可同時容納10萬人在線,并且能實時感知用戶在線、忙碌、離開的狀態。主要展現方式,可通過個人通訊錄和組織通訊錄的展現。而現有的QQ、飛信、IM、阿里旺旺等運營軟件有組織通訊錄,只有自己所添加的人員,以上的軟件只有一級組織,并且對人員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qq好友一般上限是500-900人。而ECP、匯訊、RTX、IMoffice以上軟件的通訊錄為樹形組織架構,而華為、網易以上軟件只有常用通訊錄,要查看、聯系其他組織的人員,需點擊添加,從組織通訊錄中添加此人員,且人員沒有任何實時狀態顯示。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大型通訊錄人員狀態實時感知算法,其可以實現以導航模式,展現了當前級或當前節點用戶的狀態,且通訊錄人數可達到10萬人以上。
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型通訊錄人員狀態實時感知算法,其包含獲取個人通訊錄、獲取用戶組織通訊錄、實時狀態獲取和用戶的增刪改,獲取個人通訊錄通過登錄后,點擊常用聯系人,獲取個人通訊錄,查看本地是否有個人通訊錄的緩存,如果有緩存,點擊直接展現個人通訊錄,并向IM請求獲取個人通訊錄版本號,如果沒有緩存,直接向IM請求獲取個人通訊錄版本號,IM收到請求后,向客戶端返回個人通訊錄的版本號,此時,客戶端把本地個人通訊錄版本號和IM返回的版本號進行比對,如果版本號一致,則維持當前個人通訊錄的展現;如果不一致的話,再次向IM請求獲取個人通訊錄的數據,IM收到請求后,獲取個人通訊錄的用戶,從用戶隊列中讀取個人通訊錄數據的數據,然后把數據返回給客戶端,客戶端更新個人通訊錄的展現,并把數據緩存保存到本地;獲取用戶的組織通訊錄分級獲取組織,打開當前節點的組織,就獲取當前組織,打開其他節點組織,則再次獲取其他組織,獲取組織后在客戶端展現,獲取用戶指定類型用戶,即獲取當前打開某一節點組織;實時狀態獲取,在獲取到組織通訊錄后,客戶端每隔10s會去輪詢IM服務器,獲取組織通訊錄版本號進行比較,如果一致,則維持當前組織通訊錄的展現;如果不一致,則獲取IM中用戶狀態統計數據,同時更新客戶端組織通訊錄展現,更新本地組織緩存數據,保存數據,更新版本號;用戶的增刪改,在Web后臺增加、刪除、修改一個用戶,web后臺把消息發送給IM,IM保存數據,同時IM去判斷用戶是否在線,在線的話,把消息推送給用戶,更新客戶端;如果用戶離線,IM便更新版本號,等用戶上線,向IM請求獲取版本號,獲取版本號后比對不一致,則向IM請求重新獲取組織,IM返回新數據后,更新客戶端通訊錄展現,更新本地組織緩存數據,保存數據,更新版本號。
所述的用戶隊列緩存著用戶數據,用戶隊列最大人數為1000人,超過1000人,有新用戶進入隊列前端,則隊列末端用戶被踢出隊列。
所述的IM服務器中的任務引擎每15s去統計一次用戶狀態,把統計數據保存在IM服務器,并更新版本號。
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應用的一套系統,以導航模式,展現了當前級或當前節點用戶的狀態,且通訊錄人數可達到10萬人以上。
為使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和技術內容,詳見本發明附圖和實施方式,然而所附圖式僅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是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獲取個人通訊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獲取用戶組織通訊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時狀態獲取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用戶的增刪改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3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易和互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易和互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13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