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血清素的分子印記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81237.7 | 申請日: | 2014-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47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學敏;姜慧君;薛誠;王溪;韓青;朱婉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呂鵬濤 |
| 地址: | 21116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測 血清 分子 印記 電化學傳感器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檢測血清素的分子印記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玻碳電極進行拋光和清洗預處理;
(2)配制含rGO的硫酸溶液,再加入苯胺并充分混合制備電聚合液,將步驟(1)得到的玻碳電極浸入該電聚合液中進行電聚合反應,反應后干燥得到rGO/PANI復合膜修飾電極;
(3)配制含功能化金納米粒、氨基苯硫酚和血清素的PBS溶液,將該溶液除氧后密封,在避光環境下靜置,得到分子印記自組裝溶液;
(4)向分子印記自組裝溶液中插入所述rGO/PANI復合膜修飾電極,于0.2~1.2V電位下,用計時電流法進行電聚合反應;
(5)將步驟(4)得到的電極浸入硫酸溶液中,在-0.8~-0.2V電位下進行處理,得到檢測血清素的分子印記電化學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將玻碳電極拋光,先依次用乙醇和水超聲清洗,然后用雙蒸水淋洗并用氮氣吹干完成預處理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配制含rGO的硫酸溶液后進行超聲處理;加入苯胺后先通氮除氧,再進行超聲處理制備電聚合液;該步驟中的電聚合反應采用循環伏安法或計時電流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電聚合液中rGO的濃度為2~14?μg/mL;苯胺的濃度為0.02~0.10mol/L,超聲時間為30~8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含功能化金納米粒、氨基苯硫酚和血清素的PBS溶液配制后,用氮氣除氧后密封,在20~30℃和避光環境下放置2~8h,得到分子印記自組裝溶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所述氨基苯硫酚為對氨基苯硫酚、鄰氨基苯硫酚或間氨基苯硫酚;所述PBS溶液中功能化金納米粒、氨基苯硫酚和血清素的濃度依次為12~28μg/mL、6~14mmol/L和0.5~1.4mmol/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先將分子印記自組裝溶液避光通氮氣,然后再插入rGO/PANI復合膜修飾電極;該步驟中的電聚合反應時間為200~700s,反應后取出、淋洗和吹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中,所述硫酸溶液的濃度為0.2~1.2mol/L;該步驟中的處理時間為200~60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醫科大學,未經南京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123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改進的冷凝器的冰箱
- 下一篇:公交車站點動畫顯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