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80554.7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57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呂風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風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6;A61P11/04;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梅核氣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組成:柴胡8-11份、茯芩8-11份、姜厚樸13-16份、姜半夏8-11份、紫蘇葉8-11份、玄參13-16份、桔梗8-11份、浙貝母13-16份、生牡蠣8-11份、夏枯草28-31份、黃岑13-16份、黃連8-11份、金蕎麥8-11份、金蓮花28-31份、紅紫草8-11份、金銀花18-21份、土貝母13-16份、荊芥8-11份、蓼大青葉13-16份、薄荷13-16份、千里光13-16份、牛蒡子28-31份、生白術8-11份、土茯芩28-31份、甘草片48-51份、防風18-21份、黨參28-31份、大棗4-8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組成:柴胡10份、茯芩10份、姜厚樸15份、姜半夏10份、紫蘇葉10份、玄參15份、桔梗10份、浙貝母15份、生牡蠣10份、夏枯草30份、黃岑15份、黃連10份、金蕎麥10份、金蓮花30份、紅紫草10份、金銀花20份、土貝母15份、荊芥10份、蓼大青葉15份、薄荷15份、千里光15份、牛蒡子30份、生白術10份、土茯芩30份、甘草片50份、防風20份、黨參30份、大棗6個。
3.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炮制:將大棗洗干凈后瀝干水分;將生牡蠣洗凈、曬干,碾碎用;
2)、煅牡蠣:將洗凈的牡蠣,置無煙爐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涼,碾碎;
3)、清洗: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將原材料混合好,用清水清洗干凈;
4)、烘干研末過篩:將清洗好的原材料放入烘干箱中進行烘干,然后進行研末,再用≤100目的篩子將原材料進行過篩,顆粒小的藥末過濾出來,以備后用,顆粒大的再進行研末過篩,最終達到過篩的目的;
5)、制成口服藥:根據需要制成不同藥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的制成的口服藥為藥丸、藥湯或膠囊藥。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藥的藥湯的制備方法為:將烘干研末過篩后的藥加水2次煎煮,濾去藥渣,得藥液1500ml,靜置沉淀24小時,濾取上清液濃縮至500ml,100m1分裝滅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2次煎煮過程中,每次加水量為投入藥的重量6-10倍,加入白酒1-3兩,煎煮時間為1-1.5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藥的藥丸的制備方法為:將煉蜜與烘干研末過篩后的藥末混合揉按均勻,放置25-40分鐘,再次揉按,制成6克左右的蜜丸即可。
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梅核氣的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藥的膠囊藥的制備方法為:將烘干研末過篩后的藥末裝入膠囊,每一個膠囊裝0.5克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風莉,未經呂風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055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腳臭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