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離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80270.8 | 申請日: | 2014-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6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曉英;李紀華;鄭正;王正芳;單穎;黃威;高俊淇;袁晉;張良杰;尹運星;李浩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湖泊 治理 水分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離裝置和方法。?
技術背景
近年來,我國水污染形勢日趨嚴重,國家重點監(jiān)控的一些湖泊富營養(yǎng)化問題突出,藍藻藻華頻發(fā)。藍藻的爆發(fā)不僅導致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退化,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而且嚴重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產(chǎn)生活,威脅飲用水的安全,給旅游業(yè)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治理藍藻,國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很多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治理措施,其中物理方法應用最為普遍,包括人工打撈、各種打撈船、建設藻水分離站等。?
人工打撈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打撈到的藍藻藻濃度較低,仍需要進一步脫水處理,花費高。各種打撈船在我國幾個典型的富營養(yǎng)化湖泊使用較為普遍,主要是利用過濾網(wǎng)將藍藻過濾,實現(xiàn)藻水分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銀武等人發(fā)明的專利“一種收獲水華藍藻的方法和裝置”(公開號:CN101318714A)提供了一種船上收獲藍藻的方法,裝置包括吸藻器、履帶式藻水過濾裝置和帶式壓濾機及臥螺離心機。該發(fā)明可有效解決湖泊水華藍藻的收獲和脫水,但是過濾網(wǎng)容易堵塞,反沖洗頻次高,維護較復雜,并且用電能做能動力源其可移動性較差。?
藻水分離站是根據(jù)我國實際國情建設的一種污水處理站,投資規(guī)模大,效果顯著。它是湖泊藍藻治理的一種有效措施,采用的技術主要為二級強化氣浮法,富藻水收集后添加適量絮凝劑,攪拌后通過溶氣氣浮的方法實現(xiàn)了富藻水的分離,清水可直接排入湖。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明明等人發(fā)明的專利“一體化二級強化氣浮分離濃藻漿的技術及裝置”(公開號:CN101602551)提供了一體化二級強化氣浮分離濃藻漿的技術,將收集來的濃藻漿首先進入第一級強化氣浮池,在此藻體與高密度的微細氣泡相互接觸粘附,實現(xiàn)藻水分離,去除約50-80%的藻類;而后水體進入第二級強化氣浮池,通過適量添加絮凝劑,再次經(jīng)過氣浮工藝處理,去除水體中剩余的藻類等懸浮物。該發(fā)明能夠有效地去除水體中的藍藻,為湖泊、水庫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和裝置。但是二級氣浮消耗的動力大,相關藻水分離工藝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氣浮池數(shù)量少、氣浮消耗動力費用低的適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離裝置和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的適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離裝置,包括前處理和氣浮處理兩個分離單元,其中:?
第一分離單元,主要為前處理池,還包括加藥泵、攪拌器、刮渣機;其中,由加藥泵將脫氧劑藥物加入前處理池中的富藻水中,由攪拌器攪拌,脫去富藻水里面的溶解氧,經(jīng)過1-3小時的靜置,藍藻因缺少空氣而集中在前處理池的上段;由刮渣機將藻渣收集,進一步處理;?
第二分離單元,主要為氣浮池,還包括溶氣罐、空壓機、加藥泵、攪拌器和刮渣機;通過前處理的藻水進入氣浮池,由加藥泵將絮凝藥劑加入氣浮池,由攪拌器攪拌;然后開啟氣浮過程,打開空壓機,從溶氣罐向氣浮池通入加壓溶氣,使得藻水分離,清水排入湖中;由刮渣機收集藻渣,作進一步處理。
本發(fā)明還包括基于上述裝置的適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離方法,具體采用二級處理步驟:通過前處理單元的前處理步驟,和通過氣浮處理單元的氣浮處理步驟。?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處理池中所用的藥劑為脫氧劑,可為亞硫酸鹽或連二亞硫酸鈉等;加藥后攪拌時間可為10-20分鐘,攪拌速度可為100-300r/min。?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處理池為封閉系統(tǒng),在加藥、攪拌和靜置過程中保證外界空氣不進入。?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處理池可去除藻水中60-80%的藍藻,處理效果好;?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氣浮池氣浮處理中,溶氣罐壓力為2-3.4kg/cm2,溶氣罐過流密度為100-180m3/h·m2。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氣浮池氣浮處理中,氣浮接觸池的工藝參數(shù)為:上升流速為10-12mm/s,出口斷面流速為18-24?mm/s,接觸池氣水接觸時間為50-80s。?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氣浮池使用的絮凝劑可為聚合氯化鋁或聚丙烯酰胺等;?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藻渣進一步處理,可采用機械壓濾的方式,降低藻的含水率,制作成藻餅,用于發(fā)酵和生產(chǎn)飼料等。
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
1、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前處理池,可減少氣浮池的多級使用,降低了運行費用,減少了運行維護的工作量;
2、為我國湖泊藍藻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持,操作簡便,應用前景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jīng)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02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新型滴定管
- 下一篇:一種用于非常溫電化學實驗的參比電極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