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有效
申請號: | 201410080200.2 | 申請日: | 2014-03-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4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發明(設計)人: | 秦良卿;馬海燕;尹建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良卿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濟南智圓行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1 | 代理人: | 劉爾才 |
地址: | 262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咽喉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咽喉炎是喉科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人,也好發于嗜煙酒的成年男性,臨床表現為咽喉部干燥,發癢腫痛,口干舌燥,吞咽不利等。咽喉為肺胃之門戶,咽喉疼痛多因風火痰盛壅閉咽喉,以及肺胃虛寒或肺胃熱盛等引起,其病勢急轉變快。經氣血運行不暢,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本發明制備得到的中藥治療咽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桐葉千金藤,大青根,鷹不撲,射干,黃芩,紅毛草,山甘草,白花蛇舌草,桑枝,竹茹,甘草制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制備本發明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桐葉千金藤40-60份,大青根30-50份,鷹不撲30-50份,射干20-40份,黃芩20-40份,紅毛草20-40份,山甘草20-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桑枝20-30份,竹茹15-25份,甘草8-15份。
本發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桐葉千金藤50份,大青根40份,鷹不撲40份,射干30份,黃芩30份,紅毛草30份,山甘草25份,白花蛇舌草25份,桑枝25份,竹茹20份,甘草12份。
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桐葉千金藤:辛、苦、性寒。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臨床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痄腮,風濕痹痛,痢疾,頭痛,胃痛,勞傷疼痛等癥。
大青根:苦、寒。歸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臨床用于乙腦,流腦,感冒高熱,腮腺炎,血熱發斑,麻疹肺炎,黃疸型肝炎,熱瀉熱痢,風濕痹痛,頭痛,咽喉腫痛,風火牙痛,睪丸炎等癥。
鷹不撲:苦、辛、平。散瘀,祛風,利濕,解毒。臨床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濕熱黃疸,淋濁,水腫,痢疾,白帶,胃脘痛,頭痛,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瘰疬等癥。
射干:苦、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臨床用于咽喉腫痛,瘰疬結核,癰腫瘡毒等癥。
黃芩:苦、寒,歸肺、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外用于癰腫瘡毒、濕熱痞悶。
紅毛草:甘、淡、涼。歸肺、胃經。清肺熱,涼血解毒。臨床用于肺熱咳嗽,咳血,吐血,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癰瘡腫毒等癥。
山甘草:甘、微苦、涼。歸膀胱、肺、大腸經。清熱利濕,解毒消腫。臨床用于感冒,中暑,發熱,咳嗽,咽喉腫痛,泄瀉,痢疾,腎炎水腫,濕熱小便不利,瘡瘍膿腫等癥。
白花蛇舌草:甘、寒。歸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濕。用于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等。
桑枝:苦、平,歸肝經。祛風通絡,利關節。用于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等。
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所致的咳嗽或心煩不眠,胃熱嘔吐等。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用于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熱毒瘡瘍,咽喉炎。
喉為肺胃之門戶,咽喉炎多因風火痰盛壅閉咽喉,以及肺胃虛寒或肺胃熱盛等引起,其病勢急轉變快。經氣血運行不暢,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故治則采用祛風瀉火豁痰等治法。肺本發明桐葉千金藤清熱解毒、止痛,為君藥;大青根清熱、解毒、涼血,鷹不撲散瘀、解毒,為臣藥;射干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黃芩清熱燥濕、解毒,紅毛草清肺熱、涼血解毒,山甘草清熱、解毒消腫,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桑枝通絡,竹茹清熱化痰,甘草調和諸藥,以上藥物共同配伍,共奏清熱消瘀、解毒利咽、涼血通絡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咽喉炎的目的。
本發明中藥使用于2007年至2013年臨床觀察咽喉炎167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167例患者中,女性81例,男性86例,年齡最小9歲,最大71歲,病程多在7天到3年,平均年齡37.2歲。?
2、診斷標準?
????咽喉炎多由外感風寒、風熱或病毒性感冒引起,常出現咽喉紅腫、疼痛、干裂、糜爛、吞咽困難等癥狀,重癥患者常伴有頭痛、發熱等癥狀。
3、治療方法?
3.1處方:桐葉千金藤50g,大青根40g,鷹不撲40g,射干30g,黃芩30g,紅毛草30g,山甘草25g,白花蛇舌草25g,桑枝25g,竹茹20g,甘草12g。
3.2制備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工藝制成湯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良卿,未經秦良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0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解酒保肝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