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活性化合物(E)-3-(3,4-亞甲基二氧基苯基)丙烯酸環己酰氨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79186.4 | 申請日: | 2014-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0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冠芳;劉映前;秦波;劉敏艷;張新瑞;余海濤;趙永龍;常濤;劉權;李玉奇;牛樹君;惠娜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317/60 | 分類號: | C07D317/60;A01N43/4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張秋云 |
| 地址: | 730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性 化合物 甲基 二氧 苯基 丙烯酸 環己酰氨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源于植物先導分子優化合成的高活性殺菌劑,以及該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應用化學農藥產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廣泛,農藥的毒性、殘留和污染問題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嚴重隱患,并且造成生態環境失衡,引發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和害蟲再猖獗,導致害蟲天敵及其它有益生物數量下降、人畜中毒[(1)龐雄飛.世界科技研究與進展,1999,21:24-28;(2)操海群,等.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0,27:40-44;(3)吳新安,等.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2,29:245-247;(4)羅都強,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9(增刊):94-99。]。為了提高人類的生存環境質量和食物質量,世界眾多科學家們已把尋找高效、低毒、低殘留和與環境和諧的生態合理農藥(尤其是植物源農藥)作為農藥的研發方向[張敏恒.農藥,1999,38:27-30。]。?
20世紀80年代以來,植物源殺蟲劑的研究比較深入,植物源殺菌劑的研究卻較為遲緩。據報道在中國有1600種重要的作物有害生物,其中約720種是病原物,約占45%,殺菌劑的研究開發任重道遠,進一步加強新型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研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途徑之一[Gyuyuan.Plant?protection?towards?the21st?century.2004。]。植物在與有害生物的長期協同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謝產物,如生物堿、萜烯類、酚類、黃酮類、甾體、獨特的多肽和多糖等,其中很多次生物質具有殺蟲或抑菌活性[(1)Cowan?M?M.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1999,10:564-582;(2)劉國強,等.西北植物學報,2002,22:703-713。]。Grange等(1988)[Grange?M,et?al.Handbook?of?plants?with?pest?control?properties,1988。]曾報道約有2400種植物具有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而在化學性質上作過調查研究的植物僅占全世界現有植物種類的10%,因而開發利用植物資源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前景十分廣闊。當今世界上有近500000種植物,已發現具有農藥活性的植物約有4000余種,其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有1389種[張一賓.江蘇化工,2001,29:40-45。]。植物可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更是超過400000種[(1)Cowan?M?M.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1999,10:564-582;(2)Swain?T.Annual?Review?of?Plant?Physiology,1977,28:497-501。],這些植物及其生物活性物質無疑是新農藥開發的巨大寶庫。從植物中尋找具有新穎分子結構和特殊作用機理的抑菌活性的化合物,或其以為先導,通過合理性結構修飾與衍生合成,已成為當前新型環境和諧農用殺菌劑創制的重要途徑和研究熱點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91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型柴油十六烷值改進劑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圍手術期使用的肺保護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