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77787.1 | 申請日: | 2014-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35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柱豪;黃永洪;楊勇澎;鄧錫豪;鄧境豪;潘景和;鄭艷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南海珠峰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B63H1/14;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52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河道 保潔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撈一直是河道清理的重要問題,但目前對于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撈主要以人工打撈為主。打撈船或打撈機器也層出不窮,但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打撈船或打撈機器不能將打撈上來的水草及生活垃圾機械化的搬運至岸邊或需要在打撈船內增加其他搬運設備搬運,不僅使打撈船的結構復雜化,同時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
其次目前所使用的大型船只主要通過螺旋槳的驅動使其前行。但船只在河道實際運行中往往會應該水草纏繞在螺旋槳的槳葉上從而阻礙船只的前行。如附圖1中所示的螺旋槳為目前常用的螺旋槳。螺旋槳包括輪轂5和安裝在輪轂5上的槳葉51。槳葉51由輪轂圓軸切線52、第一圓弧53、第二圓弧54組成。當附圖1中的螺旋槳順時針運行時,由于相鄰兩片槳葉51之間形成漏斗形的凹槽容易被水草纏繞。同時由于輪轂5的直徑較小,也容易被水草纏繞。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及其使用方法,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將把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撈裝置和把水草及生活垃圾從船內搬運至岸邊的搬運裝置合為一體,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將船體結構更加緊湊,同時船板的安裝隔絕了打撈上來的水草及生活垃圾上的水沉積在船體內從而避免船體排水,槳葉和輪轂結構的合理化有效解決了螺旋槳在前進過程中被水草纏繞的問題。
本發(fā)明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包括船體,所述船體分別安裝有蓄電池、柴油箱、液壓箱、液壓泵、柴油機、操作開關、螺旋槳,所述船體的船頭安裝有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上分別安裝有第一滾軸、第二滾軸,其中所述第一滾軸通過第一傳動鏈與第二滾軸相連,且所述第一支撐架位于第一傳動鏈內側;所述第一傳動鏈上安裝有卡齒軸,所述卡齒軸上安裝有卡齒;所述船體上安裝有液壓頂桿,所述液壓頂桿一端與第一支撐架相連。
所述螺旋槳包括輪轂,所述輪轂上安裝有槳片,所述槳片由輪轂圓軸切線,第一圓弧,第二圓弧依次首尾相連,所述槳片頂端為葉稍,所述輪轂圓軸切線,第一圓弧位于葉稍一側,所述第二圓弧位于葉稍另一側;所述輪轂圓軸切線與輪轂軸心和葉稍連線的垂直距離大于等于第一圓弧與輪轂軸心和葉稍連線的垂直距離。
所述輪轂的直徑為10cm—100cm。
所述船體上安裝有船板,所述船板上安裝有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上分別安裝有第三滾軸、第四滾軸,所述第三滾軸通過第二傳動鏈與第四滾軸相連,且所述第三滾軸位于第一滾軸的下方,所述第三傳動鏈上安裝有第二網狀輸送帶。
所述卡齒軸上安裝有第一網狀輸送帶。
所述船體兩側分別安裝有護欄。
所述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撥動保潔船上操作開關的啟動開關使船在河道上行駛,接著當保潔船打撈水草及生活垃圾時啟動第一滾軸滾動,第一滾軸滾動帶動安裝在第一滾軸與第二滾軸之上的第一傳動鏈傳動從而使安裝在第一傳動鏈上的卡齒軸轉動,卡齒軸上的卡齒將水草及生活垃圾打撈到第一網狀輸送帶上;接著第一網狀輸送帶將打撈上來的水草及生活垃圾輸送到第二網狀輸送帶上;然后啟動第三滾軸,第三滾軸滾動帶動安裝在第三滾軸和第四滾軸上的第二傳動鏈傳動從而帶動第二網狀輸送帶轉動;接著當把打撈到船體內的水草及生活垃圾搬運至岸邊時先啟動液壓頂桿,通過液壓頂桿把第一支撐架靠近船內的一端降低,且靠近船外的一端升高;然后通過卡齒將第二網狀輸送帶上的水草及生活垃圾打撈到第一網狀輸送帶上通過第一網狀輸送帶將水草及生活垃圾搬運至岸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全自動河道保潔船及其使用方法,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將把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撈裝置和把水草及生活垃圾從船內搬運至岸邊的搬運裝置合為一體,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將船體結構更加緊湊,同時船板的安裝隔絕了打撈上來的水草及生活垃圾上的水沉積在船體內從而避免船體排水,槳葉和輪轂結構的合理化有效解決了螺旋槳在前進過程中被水草纏繞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目前采用螺旋槳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第一支撐架左視圖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螺旋槳的仰視圖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南海珠峰造船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南海珠峰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77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管路的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自動節(jié)能水龍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