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褥瘡護理藥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75742.0 | 申請日: | 2014-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4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秀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秀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9 | 分類號: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70;A61P17/02;A61K33/28;A61K35/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褥瘡 護理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褥瘡護理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褥瘡是由于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潰爛和壞死。它是長期臥床患者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很容易并發感染,一旦惡化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因此是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褥瘡分IV期:I期為瘀血紅潤期,II期為炎性浸潤期,III期為淺表潰瘍期,IV期為壞死潰瘍期。其中II期炎性浸潤期,局部皮膚呈紫紅色,皮下產生硬結,皮膚可出現水泡,易破潰,破潰后露出潮濕紅潤創面。此期的治療護理非常重要,若治療護理不及時得當,褥瘡會持續發展為III期。如不及時處理,潰瘍淺者達皮下組織,深者可達肌肉、骨或關節,表面有壞疽形成,繼發感染者可引起敗血癥。
褥瘡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難題,是護理研究需攻克的“頑癥”。究其主要原因是褥瘡的預防和治療護理尚處于落后狀態,因此,必須強調防治及護理,杜絕褥瘡的發生,促進褥瘡愈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褥瘡創面愈合,治愈率高,療效顯著,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的褥瘡護理藥。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褥瘡護理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龍骨6-35g,血竭5-30g,輕粉5-15g,赤芍10-40g,紫草10-50g,白芷10-40g,冬凌草10-35g,蘇木10-35g,敗醬草10-45g,龍鱗草10-30g,馬勃10-35g,麻油500-2500g,白蠟30-80g。
優選的,褥瘡護理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龍骨25g,血竭20g,輕粉15g,赤芍20g,紫草30g,白芷20g,冬凌草15g,蘇木15g,敗醬草25g,龍鱗草20g,馬勃25g,麻油1500g,白蠟50g。
上述褥瘡護理藥的制作步驟如下:將龍骨、血竭、輕粉研細末過篩,備用;麻油煮沸后,將赤芍、紫草、白芷、冬凌草、蘇木、敗醬草、龍鱗草、馬勃分別放入,以文火炸枯撈出,將油過濾,繼以文火加熱,再將先前研之細末放入,攪拌均勻,兌白蠟,離火待涼后,盛于容器備用。
治療時,先將患處常規消毒,將藥膏涂于瘡面上,外覆蓋敷料,每日或隔日換1次。治療期間,避免瘡面受壓,無全身癥狀時,不需配合內服藥或其它療法。
本發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龍骨,甘澀平,歸心、肝、腎、大腸經,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綱目》:″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濕氣,脫肛,生肌斂瘡。″
血竭,甘咸,平,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損,內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瘰疬,臁瘡潰久不合。《唐本草》:主五臟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創生肉。
輕粉,辛,寒,歸肝、腎經,殺蟲,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癬,瘰疬,梅毒,下疳,皮膚潰瘍,水腫,臌脹,大小便閉。《本草正》:″治瘰疬諸毒瘡,去腐肉,生新肉。″
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腸風下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閉經;痛經;崩帶淋濁;瘀滯脅痛;疝瘕積聚;跌撲損傷。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紫草,性寒,味甘、咸,歸心、肝經,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于麻疹,熱病癍疹,濕疹,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還有惡蟲咬傷。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齒痛,目癢淚出,鼻塞,鼻淵,濕盛久瀉,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瘙癢疥癬,毒蛇咬傷。日華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疬、腸風、痔瘺,排膿,疥癬,瘡痍、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冬凌草,味苦、甘、微寒,歸肺、胃經,有良好清熱毒、活血止痛、抑菌、散瘀消腫作用,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感冒頭痛、氣管炎、慢性肝炎、關節風濕痛、蛇蟲咬傷。
蘇木,甘、咸,平,歸心、肝、脾經,行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胸腹刺痛,外傷腫痛。《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候不調及蓐勞。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秀梅,未經鄭秀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57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