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牙根包埋和橫斷切割模具及牙根包埋和橫斷切割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72666.8 | 申請日: | 2014-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5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葛久禹;錢鋒;王南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口腔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C9/00 | 分類號: | A61C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蔣家華;查俊奎 |
| 地址: | 21000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牙根 包埋 橫斷 切割 模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牙根包埋和橫斷切割模具,還涉及一種牙根包埋和橫斷切割方法。
背景技術
良好的根管預備是根管治療成功的前提。根管預備包括根管的清理、成形和沖洗三大步驟。根管成形要求在不改變主根管原有形態(tài)的基礎上,形成有一定錐度、光滑流暢的形態(tài),增進清理效果并易于進行下一步根管充填,因此對根管預備器械成形作用的對比觀察是評價根管治療效果的重要方面。
對根管預備成行的觀察有顯微鏡下觀察,普通X片法,Bramant橫斷系統(tǒng)及其改進方法,硅橡膠印模法,磁共振顯微術(magnetic?resonance?microscopy,MRM)和顯微CT技術(micro-computed?tomography,μCT)等手段。前4種方法相對簡單易行。μCT、MRM可直接利用設備附帶軟件系統(tǒng)分析圖像指標,還可根據(jù)三維重建根管圖像,但其設備體積龐大,實驗費用昂貴,目前國內使用較少。
通過橫斷處理后的牙根,可觀察到根管橫截面的形態(tài),比起顯微鏡下觀察,普通X片法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補充。根管斷面的體視顯微鏡下圖像、根管模型照片、X線片經掃描儀或攝像裝置輸入計算機,形成數(shù)字化圖像,然后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對圖像進行對比度、亮度、邊緣增強等處理和數(shù)學模型分析,可比較不同類型的根管預備器械和根管預備手法保持原根管行徑的能力。
1987年Bramante等首次建立觀察根管預備前后根管橫截面變化的研究模型。該模型通過在石膏模型中,對牙根進行包埋切割來達到目的。Campos等和Michael等先后對該模型作出改進,將原來的石膏模型改為黃銅并增加嵌合槽以利于密合。2001年Kuttler等研制的Endodontics?Cube黃銅組合模具使得根管預備前后包埋塊的位置更趨穩(wěn)定,但組件較多,每次重復使用均需拆卸。
同時,Chris等的實驗研究分析,由于上述橫斷方法切斷牙根鋸厚度的存在(0.3mm左右),故必然導致部分牙體組織喪失,樹脂塊對合在根彎曲處可能形成臺階,影響根管連續(xù)性,實驗表明鎳鈦器械不易通過臺階進行根管預備。另外,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切割時牙體組織的喪失,會造成樹脂快對合時根管工作長度的變化,導致根管預備操作上的偏差。
目前,能解決牙根結構、長度變化的橫斷方法尚未見研究和報導。因此,需要開發(fā)新的器械和技術手段,來保證切割后牙根樣本位置的穩(wěn)定,根管延續(xù)性的解剖位置和預備前完全一致,確保各種器械都能順利連續(xù)通過各個斷面的根管,同時維持根管的工作長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埋、橫斷離體天然牙的牙根包埋模具,建立離體牙根管斷面切割模型的模具,并提供相應技術方法,有利于使對各種根管治療器械根管預備的切削及成形能力進行研究。
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牙根包埋和橫斷切割模具,包括牙根包埋模具和橫斷切割模具;
所述牙根包埋模具內設有牙根包埋凹室,所述牙根包埋凹室的一對側壁內表面為鋸齒狀,其余內表面為平面;所述內表面為平面的一個牙根包埋凹室的側壁為可拆卸塊;
所述橫斷切割模具內設有與前述牙根包埋凹室形狀、尺寸完全相同的橫斷切割凹室,所述橫斷切割凹室內的鋸齒狀側壁的齒根處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橫斷切割凹室的深度。
本發(fā)明所述的牙根包埋模具內設有牙根包埋凹室用于放置牙根樣本,容納包埋料并限定牙根樣本包埋后的形狀。牙根包埋凹室的一對側壁內表面為鋸齒狀,鋸齒狀邊緣有利于橫斷后牙根樣本的定位和維持形態(tài),長度。牙根包埋凹室一側為一可拆卸塊,與凹室共用一面。可拆卸塊拆下后,可暴露經包埋、切割的牙根樣本根管口以完成根管預備實驗,也方便包埋后牙根樣本的取出。
本發(fā)明所述的橫斷切割模具內設有的橫斷切割凹室用于放置進過包埋的牙根樣本,并通過切割工具對牙根樣本進行切割,以便于觀察牙根的橫截面形狀。經包埋的牙根樣本從牙根包埋模具轉移至橫斷切割模具中,用臺鉗固定后,即可使用切割工具作橫斷切割處理。
本發(fā)明進一步優(yōu)選,本發(fā)明中所述牙根包埋凹室的深度等于牙根包埋模具的高度的一半。
本發(fā)明進一步優(yōu)選,本發(fā)明所述牙根包埋凹室為方形。本發(fā)明從加工成本低,制造工藝簡單的角度出發(fā),本發(fā)明將牙根包埋凹室設置成方形,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
本發(fā)明所述凹槽的寬度為0.3±0.02mm。本發(fā)明所述的凹槽的寬度必須與切割工具的刃厚相同。應用本發(fā)明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適合切割工具。模具制作時凹槽寬度必須和切割刃刃厚吻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口腔醫(yī)院,未經南京市口腔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26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