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72547.2 | 申請日: | 2014-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虎;曹煥亞;李曉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青色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11/06 | 分類號: | C02F11/06;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泥 臭氧 脫水 處理 方法 裝置 | ||
1.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將原始污泥泵入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中,進行臭氧化作用,使原始污泥中的間隙水和細胞水釋放出來;
B.將臭氧化作用后的污泥進行機械濃縮;
C.將機械濃縮后的污泥泵向廂式隔膜壓濾機,在泵的出口處投加高分子絮凝劑,高分子絮凝劑借助污泥輸送泵對污泥產生的快速旋轉作用與污泥混合均勻,使污泥吸附聚集,繼而凝聚沉淀;
D.將絮凝后的污泥泵入廂式隔膜壓濾機進行壓濾;
E.壓濾后,先使用氣體將進泥管中殘留的濕泥朝來泥方向吹送,再卸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當污泥含水率在99%左右時,臭氧進氣濃度為10mg/L-12.5mg/L,進氣流量1.2L/min-1.5L/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原始污泥在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中流經一條曲折的通道,與該通道下方輸出的臭氧充分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原始污泥在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中被攪拌,與臭氧充分接觸。
5.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過管道相連的原始污泥輸送泵、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臭氧化后污泥輸送泵、機械濃縮裝置、機械濃縮后污泥輸送泵和廂式隔膜壓濾機,所述機械濃縮后污泥輸送泵的出口端設有高分子絮凝劑加料口,所述廂式隔膜壓濾機的進泥管的末端設有送風管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為污泥臭氧化反應池,所述污泥臭氧化反應池內并排設有若干條通道,相鄰兩條通道的一端連通,連通處設有攪拌裝置,所有通道串聯成一條通路;位于外側的兩條通道中,一條通道上部設有進泥口,另一條通道下部設有出泥口;所有通道的底部設有池內臭氧輸氣管路,所述池內臭氧輸氣管路上均布有若干臭氧曝氣孔,所述池內臭氧輸氣管路通過池外臭氧輸送管路與臭氧發生器相連,所述池外臭氧輸送管路上設有鼓風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排設置的若干條通道由若干排隔板分隔而成,每排隔板的一端與反應池的內壁相連,另一端與反應池的內壁形成間距,相鄰兩隔板與反應池內壁的連接端分別位于反應池兩側的內壁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鄰兩條通道連通端的反應池內壁為圓弧狀。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臭氧化反應裝置為污泥臭氧化反應罐,所述污泥臭氧化反應罐包括罐體、上蓋和攪拌裝置,所述罐體上部設有污泥進口,下部設有污泥出口;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轉軸、攪拌盤和驅動機構,所述轉軸一端設于上蓋上方與驅動機構相連,另一端設于罐體內與攪拌盤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內設有臭氧進氣管道,所述攪拌盤上設有與臭氧進氣管道連通的臭氧出氣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臭氧化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的底部為一斜坡,斜坡的高點位于污泥進口一側的罐體側部,斜坡的低點位于靠近污泥出口一側的罐體底部,斜坡的低點高于污泥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青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青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25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面部防護罩
- 下一篇:一種利用水循環降溫的人體空調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