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71575.2 | 申請日: | 2014-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1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良碧;梁滿中;田煒;戴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39 | 代理人: | 劉江良 |
| 地址: | 410081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雜交 制備 水稻 不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三系法雜交水稻的技術核心是雜交制備細胞質不育系。1970年,袁隆平、李必湖等在海南野生稻中發現一株細胞質雄性不育株。1973年研究成功了不育系與保持系雜交繁殖不育系以及不育系與恢復系雜交繁殖雜交種子的技術體系,即三系配套。隨著三系法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三系法利用的細胞質雄性不育受恢保關系制約,培育新不育系和新恢復系難度大,水稻資源利用率低于10%。隨著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成功,大大加快了不育系和強優勢組合的選育速度,超級雜交早稻、超級雜交中稻和超級雜交晚稻相繼育成,大幅度提高了雜交水稻的產量。但光溫敏核不育水稻存在育性不穩定的問題,在雜交制種時會因環境因素的影響,不育系恢復可育性而導致雜交制種失敗,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培育對資源利用率高且雜交制種安全的水稻不育系是雜交水稻發展的方向和追求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有兩個:一是提供一種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旨在解決現有兩系雜交水稻中不育系的育性不穩定,即在雜交制種時會因環境因素的影響,不育系恢復可育性而導致雜交制種失敗;二是避免三系法細胞質的制約,以提高對水稻資源利用率,促進選育出更加高產、優質的雜交水稻品種。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先采用回交技術制備農藝性狀完全一致的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和水稻低溫敏核不育系,然后用所述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與水稻低溫敏核不育系雜交得到終身核不育系。
所述光溫敏核不育系與低溫敏核不育系正交或反交均可。
本發明還提供所述方法得到的水稻核不育系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用所述水稻核不育系為母本與任意常規稻為父本雜交,得到可正常結實的雜交水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能提供一種終身核不育水稻,利用這種終身核不育水稻作為雜交水稻的母本應用于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既可不受細胞質的恢保關系制約,克服三系法配組不自由的缺點,水稻資源利用率可提高到95%以上,又可確保雜交制種安全,克服兩系法不育系育性不穩定的缺點。利用這種終身核不育水稻作母本,以常規稻作父本雜交所得的雜交水稻都為正常可育,從而擴大了水稻資源的利用率,易于培育高產優質雜交稻。推動雜交水稻安全、持續的發展。
附圖說明
圖1回交制備農藝性狀完全相同的光溫敏核不育水稻C和低溫敏核不育水稻C流程圖。
圖2雜交制備核不育系和雜交水稻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雜交制備水稻核不育系的方法如下:
先采用回交技術制備農藝性狀完全一致的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和低溫敏核不育系,然后用光溫敏核不育系與低溫敏核不育系雜交制得終身核不育水稻,正交或反交不受約束,可根據需要而定。再用終身核不育水稻與常規水稻雜交制得雜交水稻。
本發明提供的水稻終身核不育系(母本)可以與任何常規水稻(父本)進行雜交,且雜交F1代均正常可育。
以下是本發明的試驗及結果:
試驗一:用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農墾58S以及用農墾58S核不育基因轉育成的7001S、培矮64S、長光S、師大S等與水稻低溫敏核不育系G0543S雜交,雜交后代無論在長日高溫條件下或短日低溫條件下,不育株率為100%,花粉為典敗型不育,不育花粉率為99.99%,為終身核不育。
試驗二:以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農墾58S以及低溫敏核不育系FS-1為不育基因源,以常規水稻SD21為核供體,經雜交和多代回交育成農藝性狀與SD21一致的SD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和SD低溫敏核不育系,用SD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和SD低溫敏核不育系雜交,雜交后代在長日高溫條件下或短日低溫條件下不育株率為100%,花粉為典敗型不育,不育花粉率為99.99%,為終身核不育。以此終身核不育株為母本、常規水稻為父本制備雜交種子,雜交水稻正常可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師范大學,未經湖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715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斜磁鋼徑向定位工裝
- 下一篇:一種機插水稻微噴灌旱育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