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蒸汽驅井網結構及其蒸汽驅開發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69207.4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7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生;龔姚進;孫洪軍;劉立成;李軍輝;孫鶴天;董文明;孫念;徐丹;尚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 | 分類號: | E21B43/24;E21B4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蒸汽 驅井網 結構 及其 開發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蒸汽驅井網結構及其蒸汽驅開發方法。
背景技術
在稠油油藏開采的過程中,一般首先通過蒸汽吞吐進行開發,先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關井一段時間,待蒸汽的熱能向油層擴散后,再開井生產。但在所述蒸汽吞吐開發過程中,由于地下原油粘度高,注入油層的蒸汽受到高粘度原油的阻力較大,使蒸汽很難進入油層深部加熱大范圍的油層,因而所述蒸汽吞吐的方式只能采出各個油井井點附近油層中的原油,難以對井間儲量有效動用,井間留有大量的死油區,一般原油采收率僅為10%至20%。
為在所述熱采階段進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一般在稠油油藏經過蒸汽吞吐開采以后接著采用蒸汽驅開采技術進行開采。采用所述蒸汽驅開采技術時,由注入井連續注入高干度蒸汽,注入油層中的大量熱能加熱油層,從而大大降低了原油粘度,而且注入的熱流體將原油驅動至周圍的生產井中采出,將采出更多的原油。所述在蒸汽吞吐開采后進行蒸汽驅開采能使原油采收率增加20%至30%。所述蒸汽驅開采方式在稠油開發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一項非常具有潛力的開發方式。
目前針對均質油藏來說,即當油藏在平面上各個方向的滲透率差異較小時,所述蒸汽吞吐階段采用的井網結構通常為井距相等的正方形井網結構。所述蒸汽吞吐時,采用的井網結構包括五點井網。所述五點井網為最基本的正方形井網結構。如圖1所示,所述五點井網包括一個注汽井1和四個角井21。所述注汽井1位于四個角井21的中心。由于所述蒸汽驅開采技術是在蒸汽吞吐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所述蒸汽驅開采技術也通常以正方形井網結構為基礎。
所述蒸汽驅開采技術中采用的正方形井網結構具體包括:反七點井網、反九點井網。以我國已規模實施蒸汽驅的齊40塊為例,其采用的是反九點井網。所述反九點井網如圖2所示,包括:注汽井1,生產井:角井21、邊井22。所述注汽井1用于對油層注蒸汽。所述角井21和邊井22用于采油。所述注汽井1位于中心,在以所述注汽井1為中心的正方形上,設置四個角井21和四個邊井22。
上述正方形井網結構主要是針對相對均質的油藏設計的,以反九點井網為例,當蒸汽從注汽井1注入后,注入的流體會像一個不斷均勻擴大的圓一樣向外擴展。在注入流體均勻擴大的情況下,由于注汽井1距離邊井22的距離近,因此蒸汽外緣優先到達邊井22處,注入的蒸汽從邊井22采出。所述蒸汽從邊井22采處后,即形成蒸汽突破,注采井間就形成了注采通道。當發生所述蒸汽突破的情況后,若再想調整蒸汽流向,使其流向角井22就非常困難。所述蒸汽波及體積小,未波及至角井22處,這樣就造成角井22處采不出石油,作為生產井的角井22產液能力不夠,從而造成所述井網結構的蒸汽波及體積小,產出的油與注入的汽的量的比低,即油汽比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蒸汽驅井網結構及其蒸汽驅開發方法,以提高蒸汽驅開發方式油汽比。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蒸汽驅井網結構,所述蒸汽驅井網結構至少包括一個注采井組,其中,
所述注采井組至少包括一個注汽井,所述注汽井位于所述生產井組的中心;
所述注采井組至少包括一個生產井組,所述生產井組包括:第一井網單元、第二井網單元,所述第一井網單元和第二井網單元整體均呈正方形,且所述第一井網單元嵌套在所述第二井網單元的內部,所述蒸汽驅井網整體呈回型結構;在所述第一井網單元和第二井網的單元所在的正方形邊線上設置有生產井。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井網單元和第二井網單元正方形的角上設置有角井,在所述第一井網單元和/或第二井網單元正方形的邊上均勻設置有邊井。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蒸汽驅井網結構包括:反內五點外九點井網、反內五點外十三點井網和反內九點外十七點井網。
一種蒸汽驅開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油藏的動靜態參數;
S2:根據S1中獲取的參數,選定滿足蒸汽驅開發條件的油藏,所述開發條件包括:
油層厚度≥20米,單層厚度≥5米,凈總厚度比>0.4,剩余油飽和度≥0.45,孔隙度≥0.2,滲透率≥200毫達西,地層條件下脫氣原油粘度<20000毫帕·秒,油層深度<1600米;
S3:確定S2中所述滿足蒸汽驅開發條件的油藏的井網參數;
S4:根據S3中確定的井網參數,利用油藏數值模擬方法確定所述油藏的最優蒸汽驅回型井網結構及其注采參數;
S5:在S4中確定的所述井網結構基礎上,利用油藏數值模擬方法確定其蒸汽驅開發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92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