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低碳鋼用高鎂低硅引流砂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9200.2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4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屈黨軍;張紅滿;馬帥;張福;陳永彥;薄紅濤;龐天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峽龍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6 | 分類號: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745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碳鋼 用高鎂低硅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包用引流砂,特別涉及一種超低碳鋼用高鎂低硅引流砂。
背景技術
引流砂在煉鋼中的主要作用為:在“盛鋼”時,填充于鋼包水口中的引流砂其上表面在高溫鋼水的熱作用下產生了較薄的燒結層,形成“殼體”,阻止了鋼水的滲透和下漏,利于鋼包運送和處理鋼水;出鋼時,一旦下滑板打開,“殼體”下絕大多數未燒結的引流砂自由下落(引流),導致失去支撐的“殼體”被鋼水的靜壓力壓破,鋼水自動流出(自動開交)。如果不能自動開澆,需要通過氧槍燒開,輔助引流,這將導致相當數量的鋼水敞開澆注,造成二次氧化,影響鋼水質量,增加澆注成本,威脅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
為此國內大多數鋼廠已采取措施提高鋼包的自動開澆率,提高鋼包的自動開澆率關鍵在于提高引流砂的性能。為了提高引流砂的自開率,部分廠家采用精制石英砂作為主要原料,但是使用精制石英砂會造成生產成本提高。采用精選鉻砂作為主要原料的引流砂有利于提高自開率,但是精選鉻礦的價格高昂,成本太高,而且氧化鉻在高溫下會揮發出六價鉻,對人體有害。如中國專利CN102114534A公開了一種鉻質引流砂,其以鉻礦砂和石英砂為主要原料,但鉻礦砂中的Cr3+在堿性氣氛下會被氧化生成Cr6+,對人體極其有害,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且因其配入96wt%?以上碳含量的鱗片石墨,不適宜在超低碳鋼鋼包上使用。
隨著煉鋼工業中連鑄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鋼包采用滑動水口加裝引流砂代替了原來的陶瓷塞棒,當打開滑動水口時,在引流砂的引導下,鋼包內的鋼水能經過上水口、上滑板流鋼空、下水口而自行流出,并且長水口流入連鑄中包而進行連鑄鑄鋼。隨著人們對鋼水質量要求的提高和保障煉鋼連續生產的需要,鋼包自動開澆也就備受關注。鋼包若不能自動開澆則要采用氧槍燒開的方法輔助引流,造成鋼水的二次氧化,影響鋼水質量,增加澆鋼成本,還會威脅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耽誤時間,影響煉鋼的連續生產。
目前,國內在超低碳鋼的連鑄生產中,還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增碳。該問題已成為超低碳鋼連鑄生產中的最大難題。以前我們解決該類問題的主要思路就是盡可能地降低引流砂中的自由碳含量,即盡量少引入碳質材料,但只要用碳質材料就可能出現鋼水增碳,少用碳質材料又導致引流砂保溫效果差、結殼等問題,所以總體來說效果很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含碳,不含鉻,不污染鋼水、不污染環境、不增加生產成本、自然流動性好、引流砂自開率高的超低碳鋼用高鎂低硅引流砂,且在不引入碳質材料的情況下,不僅解決了引流砂保溫效果差、結殼等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連鑄坯鋼水增碳問題,保證了良好的鑄坯質量。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一種超低碳鋼用高鎂低硅引流砂,其原料由重熔型電熔鎂砂96~97%和鈉長石3~4%組成。
所述超低碳鋼用高鎂低硅引流砂其其化學成分含量按質量百分比為:MgO:93.16%~96.06%、Al2O3:0.51%~0.76%、SiO2:1.95%~3.76%、CaO:0.06%~1.04%、Na2O:0.29%~0.42%余量為不可避免的雜質。?
所述引流砂的粒度為100~200目55~60%?、200~300目25~30%?、50~100目10~15%。
所述重熔型電熔鎂砂的粒度為100~200目55~60%?、200~300目25~30%?、50~100目10~15%。
所述鈉長石的粒度100~200目55~60%?、200~300目25~30%?、50~100目10~15%。
所述重熔型電熔鎂砂的化學成分:MgO≥97%,SiO2≤1%,CaO≤1%。
所述鈉長石的化學成分:SiO2:65~70%、?MgO:≤1%?、CaO≤2%、Al2O3:17~19%?、Na2O:9.9~10.5%。
所述重熔型電熔鎂砂具有結構完整、組織致密、熔點高、化學性能穩定、耐壓強度大、耐沖刷、耐腐蝕特點。
所述重熔型電熔鎂砂的熔點為2800度。
所述重熔型電熔鎂砂由高純度菱鎂砂輕燒粉經二次電熔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峽龍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西峽龍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9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