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注塑成形用模具和注塑成形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68879.3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8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岡本將一;佐藤照久;八色隆;結城正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5/73 | 分類號: | B29C45/73;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塑 成形 模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樹脂成形件的成形中使用的注塑成形用模具和使用該注塑成形用模具的注塑成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外裝成形件等樹脂成形件的注塑成形方法中,存在一種在模具的成形件的型腔附近配置電加熱器,并在樹脂注塑前使模具的成形件附近升溫至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上的方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0-264703號公報)。通過在模具升溫后的狀態(tài)下使樹脂流入模具內,能使在流動中樹脂與模具接觸時產生的樹脂固化延遲,從而能高精度地進行模具朝樹脂的轉印。因此,除了能使成形件的光澤感變好之外,還能利用產品形狀、澆口個數(shù)來抑制分流的樹脂流再次會合時所產生的熔合線。此外,通過在樹脂填充結束后使冷卻水流入模具內,對由加熱器升溫后的模具進行冷卻,并冷卻樹脂來使樹脂固化,以獲得高品質外觀的成形件。
圖8是例示出現(xiàn)有模具的結構的剖視圖,其示出了上述日本專利特開2010-264703號公報中記載的模具結構。
在圖8中,構成模具的型腔的模具嵌塊55是通過分割為具有型腔表面50的嵌塊前側構件51和不具有型腔表面50的嵌塊后側構件52而構成的。在嵌塊前側構件51上形成有從嵌塊前側構件51的背面到型腔表面50附近的槽56,在槽56中收容電加熱器53,用嵌塊后側構件52封閉槽56,將電加熱器53配置于形成于嵌塊前側構件51的槽56的最深部。藉此,能將電加熱器53均勻地配置于型腔表面50,因此,當用電加熱器53加熱模具時,能以沒有溫度上升不均的方式急速加熱模具,以抑制熔合線的產生。
然而,在現(xiàn)有的模具中,在不具有型腔表面50的嵌塊后側構件52上具有冷卻回路54,但在具有型腔表面50的嵌塊前側構件51上不具有冷卻回路54。由此,即便流入型腔內的樹脂的熱量移動至嵌塊前側構件51,也沒有用于冷卻嵌塊前側構件51的冷卻回路54。因此,嵌塊前側構件51只能通過從其與嵌塊后側構件52的接觸面開始的散熱來加以冷卻,冷卻效率較差。由此,在通過短時間的成形循環(huán)來進行連續(xù)成形的情況下,不能充分地冷卻樹脂的熱量,無法在樹脂完全固化的狀態(tài)下將成形件從模具中取出。由此,存在因取出后的熱收縮而產生翹曲變形這樣的問題。或者,在冷卻不充分的成形件的樹脂壁厚較厚的部位產生縮孔,因此,存在損害外裝成形件的品質這樣的問題。
另外,由于使嵌塊后側構件52與電加熱器53接觸,也可能會進行保持,因此會從電加熱器53的接觸面加熱嵌塊后側構件52。藉此,不僅本來需要加熱的型腔表面50,還會無用地加熱到嵌塊后側構件52。藉此,由于要對加熱后的嵌塊后側構件52進行冷卻,因此,存在冷卻性能變差、產生上述記載那樣的翹曲變形、縮孔這樣的問題。此外,由于冷卻回路54配置于嵌塊后側構件52,因此,存在冷卻回路54自身的溫度上升而進一步使冷卻性能變差這樣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現(xiàn)有的技術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便在進行成形間隔較短的連續(xù)成形生產的情況下,也不會損害外裝成形件的外觀品質、狀態(tài)良好的成形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由多個模具形成,并將樹脂注入型腔來形成成形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嵌塊,該第一嵌塊是上述模具的一個構成要素,并與上述型腔鄰接;槽,該槽以與上述型腔分離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一嵌塊;第二嵌塊,該第二嵌塊插入上述槽而成為上述模具的一個構成要素;加熱器,該加熱器設于上述第一嵌塊與上述第二嵌塊的邊界處;冷卻回路,該冷卻回路對上述模具進行冷卻;上述第一嵌塊的第一熱傳遞范圍,該第一熱傳遞范圍對上述加熱器進行保持;以及上述第二嵌塊的第二熱傳遞范圍,該第二熱傳遞范圍對上述加熱器進行保持,從上述加熱器朝上述第二熱傳遞范圍的熱傳導效率比從上述加熱器朝上述第一熱傳遞范圍的熱傳導效率小。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溫度變化的圖。
圖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結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因加熱冷卻而產生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
圖5是說明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加熱工序的圖。
圖6是說明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筒形加熱器的保持狀態(tài)的圖。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結構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8是例示出現(xiàn)有模具的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88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電子產品用帶喇叭的模切件的組裝治具
- 下一篇:一種新型兩段式注塑機螺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