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電驅動導聯自動切換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8530.X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0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岳青;秦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02 | 分類號: | A61B5/04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孫強 |
| 地址: | 518001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自動 切換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心電信號監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電驅動導聯自動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心電(簡稱ECG)信號是心臟在一段時間內電性活動的反映,通過皮膚電極采集,然后皮膚電極再與心電導聯線連接,將心電信號傳輸到心電測量電路中。皮膚電極一般放置在四肢和胸部等各個部位。
在心電監護中,主要使用3導聯、5導聯、12導聯三種模式。其中,3導聯模式使用右臂(RA)、左臂(LA)、左腿(LL)三個肢體導聯線,可顯示Ⅰ、Ⅱ、Ⅲ三道波形。由于在3導聯模式下,僅有三根導聯線,而心電信號為差分信號,每道波形均是由兩根不同的導聯線作為計算導聯,第三根作為驅動導聯得來,故3導聯模式下,三道波形不能同時顯示,每次只能顯示其中一道波形。5導聯模式使用右臂(RA),左臂(LA)、左腿(LL)、右腿(RL)、胸導聯(V)五個導聯線,可顯示Ⅰ、Ⅱ、Ⅲ、avR、avL、avF、V七道波形,七道波形可同時顯示。12導聯模式使用右臂(RA),左臂(LA)、左腿(LL)、右腿(RL)、胸導聯(V1~V6)十個導聯線,可顯示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道波形,十二道波形可同時顯示。
一般來說,心電測量電路均會使用驅動技術來消除人體的共模干擾信號,從而提高心電信號質量。驅動技術主要是通過肢體導聯取出人體的共模電壓,然后共模電壓再經反相放大等處理后反饋到某個導聯上,該導聯即稱為驅動導聯,此驅動導聯不參與心電信號計算,以此到達消除人體存在的共模干擾信號的作用。3導聯模式下,顯示Ⅰ波形時,左腿(LL)為驅動導聯,顯示Ⅱ波形時,左臂(LA)為驅動導聯,顯示Ⅲ波形時,右臂(RA)為驅動導聯。5導聯和12導聯模式下,驅動導聯使用最多的為右腿(RL),但也可選用其他導聯為驅動導聯。
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病人的移動或其他碰撞或導聯線損壞等情況,會導致導聯線脫落或接觸不良,非驅動導聯脫落或損壞時,與該導聯線相關的心電信號不能進行測量,但與該導聯線不相關的心電信號仍可以進行測量,在顯示多道波形時不影響使用;而驅動導聯脫落或接觸不良時,可能導致心電信號無法檢測或心電信號質量較差,現有技術,可以判斷導聯脫落,通過是否接收相應的生物電信號,如果沒有,或者信號不正常則判斷為導聯(包括驅動導聯)脫落。但是,當驅動導聯脫落或接觸不良時僅進行相應報警,用戶必須重新連接或更換驅動導聯線才能繼續使用,這樣比較費時,使用也不太方便,而且降低了測量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所述問題,提供一種心電驅動導聯自動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心電驅動導聯自動切換的裝置,包括
導聯模式判斷模塊,用于判斷當前心電導聯工作模式;
導聯連接異常判斷模塊,與所述的導聯模式判斷模塊相連接,用于判斷為12導聯或5導聯模式下驅動導聯是否連接異常,或3導聯模式下任一導聯是否連接異常;
導聯信號質量判斷模塊,與所述的導聯連接異常判斷模塊相連接,用于對除所述驅動導聯外的其他導聯的信號質量進行判斷,并選擇出信號質量最好的導聯通道;
驅動導聯切換模塊,與所述的導聯信號質量判斷模塊相連接,用于將驅動導聯切換到所述信號質量最好的導聯通道進行心電信號檢測。
進一步的,還包括,
預設置模塊,與所述的導聯模式判斷模塊和導聯連接異常判斷模塊相連接,用于預先設置心電導聯模式和12導聯或5導聯或3導聯模式下的驅動導聯。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
提示報警模塊,與所述的導聯連接異常判斷模塊相連接,用于如果判斷導聯連接異常,則報警提示并輸出。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心電驅動導聯自動切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判斷當前心電導聯工作模式;
步驟2、如判斷為12導聯模式或者5導聯模式,則繼續判斷該模式下驅動導聯是否連接異常;如果判斷驅動導聯連接異常,則進入步驟3;
步驟3、對在12導聯模式或者5導聯模式下,除所述驅動導聯外的其他導聯的信號質量進行判斷,并選擇出信號質量最好的導聯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85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