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插水稻旱地育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7805.8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8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廣彬;孫和平;段云輝;季忠;徐蕊;顧國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壇市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C1/00;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2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旱地 育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插水稻旱地育秧方法。
背景技術
機插秧是水稻生產的主推技術之一,秧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栽插質量、活棵數量及群體質量,是決定產量的關鍵環節。不同于手栽稻,機插秧苗在秧盤中生長而不是直接生長在秧床上,由于秧盤保水的性能較差(基質育秧更是如此),適用于手栽稻的旱育秧技術在機插育秧上操作難度較大,因此機插育秧普遍采用的是漫灌濕潤育秧模式。
近幾年的實踐表明,機插稻漫灌濕潤育秧技術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一是對秧板平整度要求過高,費工費時。若秧板平整度不夠,則灌水時會出現深淺不一,有的地方已經淹苗,有的地方還沒上到水,大的秧田這種問題更突出,這必將造成秧苗生長參差不齊,甚至不出芽、爛芽、干種等現象,嚴重影響秧苗質量;而高標準的秧板必須要經過“上水驗平”、“反復耱平”等繁瑣工序,灌水時還要經常揭布查看,水分管理難度大,費工費時;二是采用有機基質育秧時容易出現秧毯浮出秧盤的“浮秧”現象。由于育秧基質多采用農業有機廢棄物制成,容重低,在含水量不足的情況下灌水(漫灌),如果速度過快或水位過高,就會造成秧塊浮出秧盤的情況,水位下降后易缺水受旱;三是上水速度慢,效率低,費工費時。四是長期泡水使秧板泥濘、陷腳,不利田間作業。五是水資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而工廠化育秧、硬地育秧等旱育秧方式雖然育秧效果較好,但成本高,難以大面積推行。
因此,探索更為輕簡、高效、節水、節本的機插育秧灌溉技術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機插水稻旱地育秧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插水稻旱地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苗床整地:秧田上干做通氣式秧板,開設秧溝、圍溝;
b、浸種催芽;
c、微噴灌溉系統安裝:秧田上安裝首部系統、干支管道和微噴帶;
d、擺盤播種:包括擺盤和播種;
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
進一步地,干支管道包括干管與支管,干管兩端分別與首部系統、支管連接,支管兩端分別與干管、微噴帶連接,微噴帶的一端與支管連接,另一端向外側鋪展開,另一端的末端用軟繩扎緊。
進一步地,干管為100~120毫米直徑的鋼絲網骨架聚乙烯復合管,支管為70~90毫米折徑的聚乙烯管,微噴帶為40~50毫米折徑的斜五孔微噴帶,微噴帶的噴幅為3~6米。
進一步地,擺盤的方法為橫向擺四排秧盤,兩兩分成兩組,每組靠緊,兩組秧盤之間設有鋪設微噴帶的間隔。
進一步地,支管與干管連接處設有支管閥門,微噴帶與支管連接處設有微噴帶閥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對秧板平整度要求過高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即使秧板不夠平整,也不會出現灌水不勻的現象,秧板制作時省去了“上水驗平”、“反復耱平”等繁瑣工序,節省了用工成本;2、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會出現“浮秧”現象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采用有機基質育秧時,即使秧毯較干,也不會出現浮出秧盤的情況;3、與漫灌濕潤育秧相比,灌水速度快,可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避免秧板因長期泡水而變得泥濘、陷腳、板硬,方便打藥等田間作業;4、微噴灌溉屬節水灌溉技術,水資源利用率高,浪費少;5、微噴帶安裝、使用、拆卸簡單方便,使用配套專用卷收器,容易移動和保管,與其他噴灌設備相比,投資成本低;6、灌溉效果好,秧苗素質高,秧苗整齊度高,根系發達、盤結緊密,秧毯與插秧機的兼容性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首部系統,2.干管,3.支管閥門,4.支管,5.微噴帶閥門,6.微噴帶,7.軟繩,8.秧田,9.秧板,10.秧盤,11.秧溝,12.圍溝,13.道路。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旨在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
實施例
在江蘇省金壇市下杖農機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進行。機插水稻旱地育秧技術,包括苗床整地、浸種催芽、微噴灌溉系統安裝、播種擺盤(或擺盤播種)、苗期管理步驟,如圖1示,具體步驟如下:
(1)苗床整地:秧田8長41米,寬18米,面積738平方米,垂直長邊、干做通氣式秧板9,可做14塊,每塊秧板9長17.4米,寬2.6米,秧溝11寬25厘米,深15厘米,圍溝12寬30厘米,深25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壇市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未經金壇市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78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西瓜雜交制種方法
- 下一篇:一種無菌蠶蟲草的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