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66864.3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93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鈴木雅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24/00 | 分類號: | H01R24/00;H01R13/639;H01R13/502;H01R13/52;H01R13/631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亞,穆德駿 |
| 地址: | 暫無信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增力 機構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利用桿的轉動操作產(chǎn)生的增力作用使連接器彼此嵌合的桿式連接器。在這種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中,如果極數(shù)變多則僅靠一個桿進行嵌合操作也是困難的,因此作為其應對方案考慮將連接器劃分為多個部分并接近地配置,并且具備另外的增力機構。作為這樣的一例,能夠列舉出下述專利文獻1。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16441號公報
在上述結構中,在同一壁面上相鄰配置有兩個具有凸輪從動件的一側的陽側的連接器。在與這些陽側連接器嵌合的兩個陰側連接器上分別設置有桿。在這樣的結構中,目的是要形成填充陽側的兩個連接器的間隔的配置,不過在兩個陽側的連接器中設置有凸輪從動件的面朝向同一方向,因此在連接器彼此嵌合時的俯視視角中,不得不采用桿的形狀和配置均為點對稱(以兩個連接器之間且雙方的操作部彼此接觸的中央部為中心而點對稱的配置:參照圖2)這樣復雜的設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基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能夠盡量使并列的兩個固定側連接器之間的間隔接近。
本發(fā)明的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多個固定側連接器,并列地配置在同一面上且各自設置有凸輪從動件;以及多個桿側連接器,能夠分別與各固定側連接器獨立地嵌合,并且各自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有桿,通過在使所述凸輪從動件與所述桿直接或間接地卡合的狀態(tài)下對所述桿進行轉動操作而產(chǎn)生的增力作用,能夠與所述各固定側連接器嵌合,所述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側連接器中,形成有所述凸輪從動件的面在所述相鄰的兩個固定側連接器彼此之間相互正交。
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圖36(A)、(B)示出了在相鄰的兩個固定側連接器100、101中設置有凸輪從動件102、103的面的面對方向為平行的位置關系的情況(圖36(B))、和正交的情況(圖36(A))。在任一個情況下,在對方側連接器中設置的桿的轉動方向均為沿著形成有凸輪從動件102、103的面的方向。在圖中,由假想線圍成的區(qū)域概要地示出了桿的轉動范圍。
在圖36(A)、(B)的比較中,如果考慮要強化桿的增力作用,則桿長度變長,因此有使桿在轉動方向上從連接器突出的突出長度變長的趨勢。這樣的話,在圖36(B)的配置的情況下,在將桿沿彼此相對的方向操作的情況下,從對方側連接器各自突出的桿的末端部為彼此相對的關系,因此存在著桿彼此干擾的危險。因此,必須使兩個固定側連接器彼此的間隔(D1)變寬。對于這一點,如果是本發(fā)明的配置即圖36(A)的配置,則容易避免桿彼此的干擾,對于縮小兩個固定側連接器彼此的間隔(D2:D2<D1)是有效的。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實施例的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的嵌合前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2是示出本實施例的帶增力機構的連接器的嵌合后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3是固定側連接器單元的主視圖。
圖4是固定側連接器單元的后視圖。
圖5是示出在圖4中將對準板拆下的狀態(tài)的后視圖。
圖6是固定側連接器單元的仰視圖。
圖7是示出在圖6中將對準板拆下的狀態(tài)的后視圖。
圖8是對準板的剖視圖。
圖9是示出桿位于初始位置時的第一桿側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10是示出桿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時的第一桿側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11是桿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時的第一桿側連接器的主視圖。
圖12是沿圖11的A-A線的剖視圖。
圖13是從圖11的P箭頭方向觀察的圖。
圖14是示出第一桿側連接器的外殼體的主視圖。
圖15是總橡膠塞的主視圖。
圖16是示出電線插通孔的沿圖15的C-C線的剖視圖。
圖17是示出定位孔的沿圖15的D-D線的剖視圖。
圖18是內殼體的后視圖。
圖19是示出定位銷和定位孔的嵌合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圖。
圖20是示出定位銷插通于定位孔的狀況對插通于電線插通孔中的電線的密封狀況的影響的說明圖。
圖21是示出滑動件的容納狀態(tài)的沿圖11的E-E線的剖視圖。
圖22是示出桿位于初始位置時桿與滑動件的連接狀況的與圖11的F-F線對應的剖視圖。
圖23是示出桿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時桿與滑動件的連接狀況的與圖11的F-F線對應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裝株式會社,未經(jīng)住友電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68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