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66434.1 | 申請日: | 2014-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4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彥美;張會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彥美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2 | 分類號: | A61K36/902;A61K9/16;A61P15/08;A61P35/00;A61K35/55;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7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卵巢囊腫 中藥 制劑 制備 方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即單一型或混合型、一側性或雙側性、囊性或實質性、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惡性變的程度很高。
卵巢囊腫臨床觀察主要表現為:
1.腹部腫塊:中等大以下的腹內腫塊,如無并發癥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腫塊一般無觸痛,但如有并發癥或惡變,則不僅腫塊本身有壓痛,甚至出現腹膜刺激癥狀。
2.腹水征:腹水存在常為惡性腫瘤的特征,但良性囊腫如卵巢纖維瘤及乳頭狀囊腺瘤亦可產生腹水。內分泌癥狀如多毛、聲音變粗、陰蒂肥大等為男性化囊腫。
3.惡病質:其特征是腹部極度膨大、顯著消瘦、痛苦的面部表情及嚴重衰竭。
卵巢腫瘤的診斷往往因腫瘤的大小、性狀不同而有難易之別,詳細詢問病史時不僅注意生殖器官,并需注意周身情況與其他重要器官的有關病史;結合臨床表現與體檢,除注意腫瘤本身的特征外,尚應了解周身情況,故不僅婦科檢查,而周身檢查,特別是腹部檢查亦極重要。卵巢腫瘤患者可能有腹部腫塊史,而并無嚴重的癥狀或其他對于身體的影響;通過腹部視診、觸診及雙合診,一般能查清子宮及腫塊的境界,腫塊且有一定的活動度。小的卵巢腫瘤雖無癥狀,一般伴有月經障礙、炎癥或不孕情況而卵巢瘤相應小者均無此種現象。
目前國內外對卵巢囊腫治療多采用西醫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但手術切除容易發生盆腔粘連等副作用,術后治標不治本,容易復發,醫療費用高;醫學界對于治療卵巢囊腫尚沒有理想的特效藥物,有些藥雖然對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有一定作用,但其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復發性較大,制作工藝復雜,安全性能底,不已廣泛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制劑選用藥材配伍相宜,制作簡單,具有滋腎養陰、益氣健脾、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效,對治療卵巢囊腫引起的多種癥狀具有顯著療效,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無任何毒副作用,對卵巢囊腫的治療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蘭石草、三白草、艾葉、黃芩、三棱、枸杞、青錢柳、土蟲、苦丁茶和川木通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為60℃下相對密度為1.10~1.16的稠膏,備用;
(2)將篇蓄洗凈,陰涼處晾干,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3)將虎杖和楓香脂進行混合,混合均勻后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60目細粉,備用;
(4)將商陸洗凈,晾干,置于鍋內,加入0.3倍量的米醋煎炒,待醋液完全吸收后,取出,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5)將麝香和舒筋草洗凈,浸入6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時,加熱回流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將濾液濃縮為60℃環境下相對密度1.20~1.25的稠膏,備用;
(6)將上述步驟(1)~(5)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細粉混合,制成顆粒,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藥制劑。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蘭石草:味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腸經。清肺祛痰、解毒。用于肺熱咳嗽,肺膿瘍,月經不調,下腹疼痛,便秘。《西藏常用中草藥》載:“清肺熱,解毒,祛痰。治肺膿瘍,肺炎,咳嗽。”
篇蓄:味苦,性寒;入脾、腎二經。利尿,清熱,殺蟲。主治熱淋,癃閉,黃疸,陰蝕,白帶,蛔蟲,疳積,痔腫,濕瘡。《滇南本草》載:“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熱淋,瘀精澀閉關竅,并治婦人氣郁,胃中濕熱,或白帶之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彥美,未經張彥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64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