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飛機結構的高性能鋁合金板材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65612.9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62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胡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智利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1/18 | 分類號: | C22C21/18;C22C1/02;C22C1/06;C22F1/0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飛機 結構 性能 鋁合金 板材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飛機結構的高性能鋁合金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元素質量百分數滿足下列要求:Cu?3.2-4.4、Mg?1.5-2.0、Mn?0.6-1.2、Fe?0.08-0.15、Si?0.05-0.1、Zn?0.15-0.25、Ti?0.1-0.2、Cr?0.07-0.14、Co
0.2-0.4、Nb?0.08-0.16、Be?0.1-0.2、Pd?0.05-0.1、Ga?0.04-0.08、Ho?0.03-0.05、Lu?0.02-0.04,余量為鋁進行配料,將爐料投入中頻感應爐,加熱至710-740℃,待爐料全部熔化,攪拌15-25min,扒渣,檢測合金成分并調整;然后加入精煉劑進行精煉,精煉溫度為705-725℃,精煉時間為20-30min,精煉完畢后靜置20-30min,扒渣后采用半連續鑄造的方法進行澆鑄,鑄造溫度為690-710℃;
將鑄造得到的板坯進行均勻化熱處理:先以220-260℃/h升溫至450-480℃,保溫4-8h,再以100-150℃/h降溫至220-240℃,保溫2-3h,然后以80-120℃/h升溫至420-460℃,保溫3-6h,再以60-90℃/h降溫至280-320℃,保溫3-4h,然后以50-80℃/h升溫至485-505℃,保溫5-10h;
將上述均勻化處理后的板坯進行熱軋,熱軋溫度為450-470℃,熱軋變形量不小于80%;將熱軋板放入0-3℃冰鹽水中降溫至50℃以下,然后以120-160℃/h升溫至250-300℃,保溫3-5h,再以80-120℃/h升溫至460-490℃,保溫1-2h,然后以50-70℃/h降溫至350-380℃,保溫2-3h,再以60-80℃/h降溫至220-250℃,保溫3-5h,然后以100-150℃/h升溫至440-480℃,保溫2-3h,再以70-90℃/h降溫至280-320℃,保溫3-5h,水淬冷卻至室溫;
將上述水淬后的熱軋板進行冷軋,冷軋變形量為45-65%,然后將冷軋板以150-200℃/h升溫至340-380℃,保溫3-4h,再以60-80℃/h升溫至450-480℃,保溫1-2h,然后以80-120℃/h降溫至240-270℃,保溫4-6h,再以100-150℃/h升溫至460-490℃,保溫1-2h,水淬冷卻至室溫;
將上述水淬后的冷軋板控制拉伸至永久變形1-5%,然后以50-60℃/h升溫至90-130℃,保溫10-15h,空冷至室溫后以80-90℃/h升溫至170-190℃,保溫1-2h,再以40-50℃/h降溫至80-110℃,保溫15-20h,出爐空冷至室溫,經精整、檢查驗收、包裝即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飛機結構的高性能鋁合金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煉劑制備方法如下:a.稱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氯化鈉10-15、氯化鉀?5-10、碳酸鑭4-8、三氟化鈰6-12、氟硼酸鈉3-6、二氧化鈦4-8、氧化鉬?2-4、天青石?10-15、白云石5-10、螢石12-18、凹凸棒土8-14;b.將上述天青石?、白云石、螢石、凹凸棒土混合均勻,粉碎過200-300目篩,然后加入適量的水濕法球磨12-24h,110-120℃干燥1-2h,再在780-840℃煅燒20-30min,升溫至1220-1260℃繼續煅燒1-2h,水淬,濕法球磨,烘干,過200-300目篩,待用;c.將氯化鈉和氯化鉀混合均勻,加熱至810-840℃,待其全部熔融后,加入其余原料以及步驟b制得的粉末,攪拌20-30min,然后倒入冰水中冷淬,得到破碎的顆粒,濕法球磨,烘干,過200-300目篩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智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智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561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