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楊梅褐斑病的化合物及應用其的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5351.0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23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羅福賢;蔡永強;羅歡;范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03/12 | 分類號: | C07D403/12;A01N47/3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0009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楊梅 褐斑 化合物 應用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化合物及其組合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治楊梅褐斑病的化合物及其組合物。
背景技術
楊梅褐斑病(Myrica?mycosphaerlla?leaf?spot)是東魁楊梅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當年抽發的春、夏、秋梢葉片,病原菌在4月底5月初產生子囊孢子借風雨進行浸染傳播,新葉感病后于8月份開始表現癥狀,10月份出現發病高峰,發生嚴重時在11~12月導致大量葉片枯死脫落,并引起花芽、小枝的枯死,嚴重影響楊梅樹勢和明年的產量。
楊梅褐斑病的潛伏期較長,具有較大的隱蔽性、爆發性,因其對楊梅樹勢、產量影響很大,故褐斑病防治時間的確定和防治用藥的選擇顯得相當關鍵。
該病5月形成子囊產生子囊孢子,散播傳染,經過3個月的潛伏期,至8月出現癥狀,10月達到高峰,病株大量落葉。無再次浸染。噴藥防治的重點,是防止初次浸染,即在子囊孢子散發期前后進行噴藥保護。為避免臨近楊梅成熟期噴藥,應在5月中、下旬即開始噴藥保護。噴藥防治促進產量和果實品質的恢復,主要是減少病斑防止落葉,為楊梅花芽分化和花芽發育提供充分的營養,從而促進了座果率的明顯提高。楊梅褐斑病除噴藥防治外,尚需配合其它栽培措施,如選擇適當的山地種植楊梅,以山頂山腰向陽處的堿性土壤較好。并且要經常翻耕,多施有機肥料、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開張樹冠,加強通風透光,經常清除落葉燒毀,以減少病菌寄生場所,降低發病程度。
病菌以子囊果在落葉或樹上的病葉中越冬,次年4月底至5月初,子囊果內的子囊孢子成熟,下雨后釋放出來的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子囊果散發子囊孢子的時間較長,從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病葉中均可查到子囊孢子。該病菌侵入葉片組織后,潛伏期可達3~4個月,在7~8月高溫干旱時停止蔓延,8月下旬出現新病斑,9~10月病情加劇,并開始大量落葉。該病一年發生1次,無再次侵染。該病菌在自然條件下,尚未發現無性孢子,但在PDA培養基上很容易產生。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徑50~70微米,分生孢子卵圓形,無色、單孢,大小為7.3微米×9.6微米×3~5微米。在生產實踐中,通過觀察與調查,認為影響該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是:①與5~6月雨水多少密切相關,雨水少、發病輕,反之發病重。②在土壤瘠薄、缺少有機質的情況下,樹勢衰弱,容易發病。③在排水良好的沙礫土或陽光充足的楊梅園發病較輕。
長期以來,控制楊梅褐斑病主要依靠的化學藥劑如甲基托布津70%、易保68.75%、福星40%、波爾多液、50%多菌靈、65%代森鋅、春雷霉素等。近年來,由于長期單一使用,病菌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防效也逐漸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楊梅褐斑病的有機化合物及其組合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防治楊梅褐斑病。
所述防治楊梅褐斑病的有機化合物,其具有如下化學結構式
優選地,其是晶體,所述晶體屬于單斜晶系,其空間群為C2/c,a=20.8±1,b=27.56±1,c=14.1±1,α=γ=90°,β=103±5°。
所述的有機化合物和農藥上可接受的助劑、表面活性劑、溶劑和載體制備成農藥組合物;
所述助劑和表面活性劑優選為擴散劑NNO、十二烷基硫酸鈉、擴散劑MF、木質素磺酸鈉、農乳6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甲醛縮聚物、硫酸銨、乳化劑603#、十二烷基苯磺酸鈣500#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溶劑優選異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環己酮、乙酸乙酯、二甲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載體優選白炭黑、高嶺土、水、陶土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組合物可制備為可溶性液劑、微乳劑、水乳劑、懸乳劑、種衣劑、可濕性粉粒劑、緩釋顆粒劑、控釋顆粒劑、水分散粒劑、干懸乳劑,或直接使用的顆粒劑;
所述組合物可防治楊梅褐斑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制備實施例1化合物的氫核磁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制備方法僅僅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構思前提下對本發明制備方法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和溶劑均購自Sigma?Biochemical?and?Organic?Compounds?for?Research?and?Diagnostic?Clinical?Reagents公司。
制備實施例1
合成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未經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53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