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選換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5289.5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82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司志明;李青章;徐順;岳麗姣;何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20/04 | 分類號: | B60K2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吳蘭柱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換擋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整車變速換擋操縱系統,特別是指一種選換擋機構。
背景技術
現使用的選換擋機構包括有換擋桿、底座、選擋搖臂、換擋搖臂、軟軸固定板、減震墊、旋轉球支撐板、銷軸、回位簧及旋轉球;換擋桿與旋轉球連接,底座固定于車身地板上,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與換擋桿活動連接,軟軸固定板與底座固定連接,減震墊設置于底座上,旋轉球支撐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上,銷軸穿過回位簧用于使換擋桿復位。
將旋轉球放置在旋轉球支撐板上,現技術中均是以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的中心線交點為旋轉中心。現使用的旋轉球均設置于旋轉中心處(如圖3所示),在選擋、換擋均是以旋轉球的中心運動,由于換擋力較大,在長時間的運動下,旋轉球的表面會發生磨損,導致換擋松曠,使用過程中不方便,嚴重時會導致旋轉球脫出,導致換擋失效。
另一方面,傳統的操縱座旋轉球及換擋桿結構中,由于旋轉球需要固定,其換擋時的旋轉角度是一定的,對換擋會有一定的干擾,如圖4所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選換擋機構技術方案,通過本技術方案,減少了在換擋過程中對旋轉球的磨損,提高了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高了選換擋機構的旋轉角度,擴大了該機構的適用范圍。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選換擋機構,包括有換擋桿、底座、選擋搖臂、換擋搖臂、軟軸固定板、旋轉球支撐板、銷軸、回位簧及旋轉球;換擋桿與旋轉球連接;底座固定于車身地板上;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與換擋桿活動連接,軟軸固定板與底座固定連接,旋轉球支撐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旋轉球設置于旋轉球支撐板上;銷軸穿過回位簧用于使換擋桿復位;所述旋轉球設置于選擋搖臂的中心線上但不與換擋搖臂的中心線相交的旋轉中心點處。
所述選換擋機構上還設置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設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軟軸固定板上方。
所述旋轉球支撐板為L型結構,其L型側邊與底座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將旋轉中心移出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的中心線交點,在換擋過程中是繞選擋搖臂的中心線運動,減小了換擋過程中對旋轉球的磨損,提高了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因為本發明的旋轉球為繞選擋搖臂中心線運動,旋轉角度可以做大,適用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選換擋機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選換擋機構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圖3為現技術中的旋轉中心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技術的旋轉球及換擋桿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旋轉中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選換擋結構中,關于選換擋機構的各組成部分沒有改進,包括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均沒有改變,所改變的僅是旋轉球與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的位置關系,因此在本申請的具體實施例中,就不再對選換擋機構的各部件詳細連接關系進行描述,僅在下面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進行一下簡要的說明,但是不能理解該簡要說明是選換擋機構的全部結構。
參照附圖1、圖2和圖5所示,一種選換擋機構,包括有換擋桿1,換擋桿的上部還固定有方便手握的球頭、底座2、選擋搖臂3、換擋搖臂4、軟軸固定板5、旋轉球支撐板7、銷軸8、回位簧9及旋轉球10;換擋桿與旋轉球連接;底座固定于車身地板上,底座的結構與車身的地板相配合;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與換擋桿活動連接,軟軸固定板與底座固定連接,旋轉球支撐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旋轉球設置于旋轉球支撐板上;銷軸穿過回位簧用于使換擋桿復位;所述旋轉球設置于選擋搖臂的中心線上但不與換擋搖臂的中心線相交處,該處就為以旋轉球的中心進行選換擋旋轉操縱的旋轉中心11,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旋轉中心的點有無數個,但只要不是選擋搖臂和換擋搖臂的中心線交點均可以作為旋轉中心的點。
所述選換擋機構上還設置有減震墊6,所述減震墊6設置于底座2的上表面的軟軸固定板5上方。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球支撐板7為L型結構,其L型側邊與底座固定連接,這一結構有利于提高旋轉球支撐板的強度,但為了提高旋轉球支撐板的強度,也可以采用比如加強筋等結構均能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52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物體檢測方法和物體檢測裝置
- 下一篇:自動壓膠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