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量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4029.6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7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丁川;丁凡;劉碩;滿在朋;楊燦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量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流體控制領域,尤其是一種流量控制閥。
背景技術
流量控制閥是一種采用高精度先導方式控制流量的多功能閥門,主要是通過在一定壓力差下,改變節流口的大小來控制節流口的流量,從而調節執行元件(液壓缸或液壓馬達)的運動速度。
而由于工業化發展迅速,在新近的工業要求中,需要流量控制閥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如在穩定性方面: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求流量控制閥的流量控制穩定,不允許有流量超調和波動現象,且要求負載壓力變化對流量控制無影響等;而在可靠性方面:則需要具有在長時間不工作后,就能一次啟動就穩定控制流量等特性。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流量控制閥結構一般都比較復雜,且零部件較多,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難以滿足上述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穩定性和可靠性好的流量控制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流量控制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置有等差溢流閥空腔和節流閥空腔;所述閥體上分別設置有進油孔和回油孔貫穿閥體側壁與等差溢流閥空腔相連通,所述閥體上還設置有輸出油口貫穿閥體側壁與節流閥空腔相連通;所述等差溢流閥空腔內設置有等差溢流閥閥套,所述等差溢流閥閥套的外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環形槽Ⅰ、環形槽Ⅱ和環形槽Ⅲ;相對應于環形槽Ⅰ和環形槽Ⅱ分別設置有孔Ⅰ和孔Ⅱ貫穿等差溢流閥閥套的外側壁后與等差溢流閥閥套的內腔相互連通;相對應于環形槽Ⅲ,設置有阻尼孔Ⅳ貫穿等差溢流閥閥套的外側壁后與等差溢流閥閥套的內腔相互連通;所述等差溢流閥閥套內腔內設置有等差溢流閥閥芯,相對于孔Ⅰ和孔Ⅱ,在等差溢流閥閥芯的外側壁分別設置有環形槽Ⅳ和環形槽Ⅴ;所述等差溢流閥閥芯內的空腔V1右側設置有與等差溢流閥閥套內的空腔相互連通的阻尼孔Ⅰ;所述等差溢流閥閥芯內的空腔V1左側設置有與環形槽Ⅳ相互連通的阻尼孔Ⅱ;所述等差溢流閥閥套內腔的左端設置有調節螺桿,所述調節螺桿與等差溢流閥閥芯的左端面之間設置有彈簧Ⅰ,所述彈簧Ⅰ的一端抵住調節螺桿,所述彈簧Ⅰ的另外一端抵住等差溢流閥閥芯的左端面;相對于環形槽Ⅲ和環形槽Ⅰ,在等差溢流閥空腔和節流閥空腔之間的閥體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容腔V2和孔Ⅲ;所述容腔V2內設置有阻尼孔Ⅲ;所述節流閥空腔內設置有節流閥閥芯,相對于容腔V2和孔Ⅲ,在節流閥閥芯的外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環形槽Ⅵ和環形槽Ⅶ;所述節流閥閥芯的右端設置有錐形孔;所述節流閥空腔的右側設置有比例電磁鐵,所述比例電磁鐵上的推桿與所述節流閥閥芯右側的錐形孔相配合構成節流閥閥口;所述節流閥閥芯內設置有貫穿環形槽Ⅵ的兩個端面的孔Ⅳ,所述孔Ⅳ與錐形孔的一端之間設置有至少一個孔Ⅴ,所述錐形孔的另外一端設置有孔Ⅵ,所述孔Ⅵ通過環形槽Ⅶ與孔Ⅲ相互連通;所述環形槽Ⅵ分別與輸出油口和阻尼孔Ⅲ相互連通;所述容腔V2的另外一端與環形槽Ⅲ相連通,所述環形槽Ⅲ與彈簧Ⅰ所在的空腔之間通過阻尼孔Ⅳ相互連通。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改進:所述推桿上分別套裝有卡簧,彈簧座和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抵住彈簧座,另外一端抵住比例電磁鐵;在彈簧的預壓力作用下,所述卡簧限制彈簧座不能在推桿上向左滑動。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等差溢流閥空腔的左側設置端蓋Ⅱ,所述調節螺桿的左端貫穿端蓋Ⅱ,所述端蓋Ⅱ和調節螺桿之間通過螺紋Ⅱ相互連接;所述節流閥空腔的左側設置有端蓋Ⅰ,所述節流閥閥芯貫穿端蓋Ⅰ,所述端蓋Ⅰ和節流閥閥芯之間通過螺紋Ⅰ相互連接。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進一步改進:等差溢流閥空腔和等差溢流閥閥套之間設置有環形密封圈Ⅰ;所述節流閥空腔和節流閥閥芯之間設置有環形密封圈Ⅱ。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孔Ⅰ和阻尼孔Ⅲ均為設置在螺栓內的阻尼孔,由內置阻尼孔的螺栓分別與空腔V1和容腔V2進行螺紋連接。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孔Ⅰ可以為圓孔、矩形孔或異形孔。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流量控制閥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孔Ⅴ的總過流面積不小于節流閥閥口的最大過流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40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梯用精密軸承
- 下一篇:一種利用氣流磨廢粉制備釹鐵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