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零價鐵與TiO2光催化耦合的類芬頓光催化反應體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3107.0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3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費學寧;董業碩;姜遠光;武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城建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72 | 分類號: | C02F1/72;C02F1/3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呂志英 |
| 地址: | 30038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零價鐵 tio sub 光催化 耦合 類芬頓 反應 體系 方法 | ||
1.一種零價鐵與TiO2光催化耦合的類芬頓光催化反應體系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1L濃度為10mg/L-100mg/L的模擬染料廢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向該模擬染料廢水中加入0.1g-2g?Fe0,用濃度為1mol/L的HCl溶液調節所述模擬染料廢水的pH=3,然后向所述染料廢水中投加1g/L的TiO2催化劑,開啟λ=254nm的紫外燈,將盛有模擬染料廢水的玻璃容器置于所述紫外燈下,開啟曝氣泵,采用玻璃容器底部曝氣方式驅動混合反應體系中的HCl溶液、TiO2催化劑和模擬染料廢水,由此實現了類芬頓光催化反應;
(2)在上述反應結束后,往反應體系中加入2-10ml濃度為1mol/L的NaOH溶液,后續NaOH溶液的加入既中和反應體系中的H+,還與反應體系中的Fe3+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反應體系中存在的Cl-和Fe3+生成了氯化鐵,由于氯化鐵和氫氧化鐵膠體都具有絮凝作用,則促進反應體系中TiO2催化劑、染料分子及細小顆粒雜質的沉淀,出水水質能夠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的要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類芬頓光催化反應體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反應體系的pH在反應過程是動態調節過程,在反應過程中,始終使反應體系維持為pH=3的酸性介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類芬頓光催化反應體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零價鐵(Fe0)在反應結束之后剩余的鐵單質可直接取出,與反應體系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城建大學,未經天津城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31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流體用紫外LED殺菌裝置
- 下一篇:兩側出線的電池系統
- 納米TiO<sub>2</sub>復合水處理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層的光陽極的制備方法
- 一種TiO<sub>2</sub>納米顆粒/TiO<sub>2</sub>納米管陣列及其應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顆粒,以及制備和使用這樣的基于TiO2的擦洗顆粒的方法
- 一種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應用于晶體硅太陽電池的Si/TiO<sub>x</sub>結構
- 應用TiO<sub>2</sub>光觸媒載體凈水裝置及TiO<sub>2</sub>光觸媒載體的制備方法
- 一種片狀硅石/納米TiO2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