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2833.0 | 申請日: | 2014-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650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欣治;林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0 | 分類號: | G01M11/00;G03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祁建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式物距 光學 檢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機架,其包含有一基座、一支撐件與一頂板,該基座具有一頂面,該支撐件具有一頂端與一底端,該支撐件的底端是與基座的頂面連接,又支撐件的頂端是與該頂板連接;
一第一移動組件,其可開合地設于機架的頂板上,該第一移動組件設有一第一物距檢測單元;
一第二移動組件,其可移動地設于機架的支撐件中,該第二移動組件與第一移動組件間設有多個連桿,又該第二移動組件設有一第二物距檢測單元;
一驅動組件,其設于機架,該驅動組件包含有一致動器與多個致動桿,該多個致動桿的兩端分別與該第二移動組件及該致動器連接,該致動器用以驅動該多個致動桿帶動第二移動組件移動以及由第二移動組件帶動該多個連桿而推動第一移動組件開合;
一承座,其設于機架的基座中,該承座設有一發光源與一料盤,該料盤用以承載一待測鏡頭,該發光源朝向該料盤發光;
借此,由該致動器驅動該多個致動桿,令第一移動組件的第一物距檢測單元移動至承座上方以于第一物距進行檢測,再令第二移動組件的第二物距檢測單元移動至承座上方以于第二物距進行檢測,該第一物距不同于第二物距,以分別對該待測鏡頭測試第一物距與第二物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移動組件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孔,該第一容置孔的周圍設有八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撐肋,該八個第一支撐肋設置前述第一物距檢測單元;該第二移動組件形成九個貫孔,該九個貫孔設置前述第二物距檢測單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件包含有二前支撐柱與二后支撐柱,該前支撐柱與該后支撐柱是分設于基座的四個角落,且各前支撐柱與各后支撐柱是以多數螺絲分別鎖固于基座與頂板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頂板形成有一呈圓形的開口且于對應兩后支撐柱的一端設有二連結器,該連結器包含有一連結座與一連結軸,該連結座是與頂板連接,該連結軸是與第一移動組件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機架于其中一后支撐柱設有一固定座,又基座的其中一前支撐柱與其中一后支撐柱以及另一前支撐柱與另一后支撐柱分設有一固定板,該驅動組件包含有一減速機、一皮帶與二移動件,該減速機是設于前述固定座上,兩致動桿分設于各固定板上,該減速機的輸入端是與致動器連接,該減速機的輸出端是與其中一致動桿連接,又兩致動桿的其中一端以該皮帶連接,各致動桿分設有移動件,該移動件是與連桿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致動桿的外側具有多數螺紋,該移動件形成有內螺孔,該致動桿穿設于移動件的內螺孔中,各致動桿帶動各移動件往復運動,且經連桿帶動第一移動組件運動。
7.如權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物距檢測單元進行無窮距離檢測,其包含有九支第一攝影機,各第一攝影機分別裝設有一望遠鏡頭,其中一支第一攝影機是設于該八個第一支撐肋的相交處,其余八支第一攝影機是分別設于各第一支撐肋上,且各第一支撐肋上的第一攝影機可調整其與料盤的相對角度。
8.如權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物距檢測單元進行有限距離檢測,其包含有九支第二攝影機,各第二攝影機分別設于第二移動組件的各貫孔處,且各第二攝影機由該貫孔調整其與料盤的相對位置。
9.如權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復合式物距的光學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物距檢測單元進行有限距離檢測,其包含有九支第二攝影機,各第二攝影機分別設于第二移動組件的各貫孔處,且各第二攝影機由貫孔調整其與料盤的相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28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