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大采高液壓支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61389.0 | 申請日: | 2014-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1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閆振東;趙光明;劉瑞琴;栗林波;許勝武;程東梅;陳桃杯;丁雁;徐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3/04 | 分類號: | E21D23/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wèi)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8006***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采高 液壓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煤礦用液壓支架,具體為一種大采高液壓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大采高綜采工藝的不斷發(fā)展及液壓支架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大采高工作面將是未來厚煤層開采首選的綜采工藝,支架高度的合理增加也是大采高工作面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國內(nèi)7米大采高支架中心距為2.05米,重量一般要超過60噸。對礦井條件要求較高,支架的重量較大,生產(chǎn)效率低下,而且支護強度得不到有效保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大采高液壓支架由于結構不合理導致生產(chǎn)效率低下且支護強度得不到有效保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大采高液壓支架。
本發(fā)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大采高液壓支架,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頂梁,底座和頂梁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雙伸縮立柱,頂梁后端鉸接有掩護梁,底座后部與掩護梁下部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前連桿和后連桿,頂梁前部設置有伸縮梁,伸縮梁前端鉸接有依次鉸接的三個護幫板,頂梁后部與掩護梁上部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千斤頂;頂梁上雙伸縮立柱的鉸接處至頂梁前、后端的長度比為1:2.36,?護幫板的高度為頂梁至底座總高度的57%,頂梁或底座的寬度與頂梁至底座高度的比例為1:4.16。
大采高液壓支架參數(shù)的選取是通過大量的反復試驗得到的,減輕液壓支架重量的同時,保證了支護強度,克服了現(xiàn)有大采高液壓支架由于結構不合理導致生產(chǎn)效率低下且支護強度得不到有效保證的問題。
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減輕了液壓支架重量的同時,有效地保證了支護強度,而且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頂梁,3-雙伸縮立柱,4-掩護梁,5-前連桿,6-后連桿,7-伸縮梁,8-護幫板,9-千斤頂。
具體實施方式
大采高液壓支架,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方的頂梁2,底座1和頂梁2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雙伸縮立柱3,頂梁2后端鉸接有掩護梁4,底座1后部與掩護梁4下部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前連桿5和后連桿6,頂梁2前部設置有伸縮梁7,伸縮梁7前端鉸接有依次鉸接的三個護幫板8,頂梁2后部與掩護梁4上部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鉸接的千斤頂9;頂梁2上雙伸縮立柱3的鉸接處至頂梁2前、后端的長度比為1:2.36,?護幫板8的高度為頂梁2至底座1總高度的57%,頂梁2或底座1的寬度與頂梁2至底座1高度的比例為1:4.16。
具體實施過程中,頂梁2為整體結構,伸縮梁7采用抽屜式結構,液壓支架的寬度與高度的比例為1:4.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1389.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