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60836.0 | 申請日: | 2014-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6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陸元春;田圣澤;楊浩林;袁萬城;張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E01D19/02 | 分類號: | E01D19/02;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01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置 支座 橋梁 減隔震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結構設計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西南、西北山區公路和鐵路的快速興建以及城市高架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墩橋梁在這些地區得到廣泛應用,且墩高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山區公路建設,由于地形復雜,山高坡陡,很多橋梁不得不跨越河谷和深溝,這些橋梁有許多采用跨徑20~50m不等的簡支梁橋或者2~7跨一聯的連續梁橋,或者是大跨度連續剛構,其橋墩高度通常高達數十米甚至上百米。以后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加快,高橋墩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多。高墩橋梁的抗震設計一直是國內外工程界關注的難題,通常采用延性抗震方法作為首選方案,而震后易修復的減隔震方案對高墩橋梁較難應用。
目前國內外缺乏高橋墩經受高烈度地震的經驗,高墩橋梁屬于不規則橋梁,其抗震設計已超出我國現行《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的適用范圍。為保證生命線工程的安全,減少震后次生災害引起的經濟損失,為避免高烈度地震高墩發生無法修復的破壞,橋梁工作者必須重視高墩的抗震設計。
因此,本申請人一直致力于開發一種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達到增強橋梁體系的減震與限位能力,同時提高高墩橋梁采用減隔震技術的適應性與多樣性的發明目的,從而大大地減輕甚至避免震害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能夠增強橋梁體系的耗能減震與限位能力,同時提高高墩橋梁采用減隔震技術的適應性,減輕或避免震害產生的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包括由下到上依次疊置的承臺、下部墩身、上部墩身和梁體。其中,本發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下部墩身和所述上部墩身對接面上的拉索支座,所述上部墩身通過所述拉索支座疊置在所述下部墩身上。
較佳的,所述上部墩身為1個鋼筋混凝土節段塊。
較佳的,所述下部墩身由2-4個鋼筋混凝土節段塊垂直拼裝而成。
較佳的,所述上部墩身的高度等于所述下部墩身高度的0.3-0.5倍。
較佳的,所述拉索支座的數量為2-4個。
本發明將傳統高墩分為上部墩身和下部墩身兩個部分,并在上部墩身和下部墩身的對接面上設置所述拉索支座,在墩中設置所述拉索支座能夠有效提高高墩各方向的剛度,提高減隔震措施的利用效率,并且大大減少對基礎的要求。通過拉索支座實現高墩橋梁的減隔震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高墩橋梁在高烈度地區的發展空間。另外,這種結構的橋墩通過拉索支座的耗能實現其預定的抗震目標,避免了通過在高墩上設置塑性鉸來實現高墩橋梁的抗震,更為可貴的是這種形式的橋墩設計在震后僅需要對拉索支座進行維修復位,從而極其便捷地恢復其承載能力。
本發明的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還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了墩中減震裝置的思想,這樣較通常設計的高墩具有在隔震作用發生前各方向抗彎剛度大,大大提高了高墩橋梁采用減隔震技術的適應性。
2)具有很好的經濟性。該技術的采用的橋墩基礎的能力設計要求大大降低,較延性抗震設計高墩,震后更加方便維修。
3)應用減隔震結構進行了強震情況下高墩的抗震設計,預先設定了結構的減震限位部件,保護了主要構件墩身,顯著提高了高墩的抗震能力,體現了抗震設計中的概念設計,能夠很好的解決高烈度區的山區高墩橋梁的抗震問題。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例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的立面圖。
圖2為具體實施例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設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橋梁減隔震結構,包括由下到上依次疊置的承臺1、下部墩身2、上部墩身3和梁體4。其中,本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下部墩身2和上部墩身3對接面上的拉索支座5,上部墩身3通過拉索支座5疊置在下部墩身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未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08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凝土斜拉橋主梁施工澆筑過程免調索力施工方法
- 下一篇:鋼箱梁防傾覆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