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釣線導件及具備該釣線導件的釣竿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59281.8 | 申請日: | 2014-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7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渡邊昌幸;秋葉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古洛布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01K91/06 | 分類號: | A01K9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來;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釣線導件 具備 釣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釣線導件及具備該釣線導件的釣竿。
背景技術
為了對從卷線器釋放或卷收于卷線器的釣線沿著竿體進行導向,現有的釣竿在竿體的外周面具備多個釣線導件。在日本國特開平10-136844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這樣的釣線導件的一個例子。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釣線導件具備:框架,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而成型;及導向環,嵌合于框架的安裝孔。
如專利文獻1的第0003段所記載,在釣線導件上存在釣線容易纏繞的問題。為了應對該問題,已知將框架的導向環保持部向竿體的前方較大地傾斜的釣線導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的圖10)。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平10-136844號公報
但是,當使框架的導向環保持部倒向竿體的前方時,由于導向環的上下方向的口徑變小,因此在釋放或卷收釣線時釣線與導向環內周面之間的摩擦變大,存在妨礙釣線的釋放或卷收的問題。雖然如果加大導向環的口徑,則能夠減小在釣線與導向環內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但是會產生導向環保持部的尺寸趨于大型化及重量變大等的其他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1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釣線導件,其不會使導向環保持部趨于大型化,能夠使導向環的上下方向的口徑與以往相比更大??赏ㄟ^參照本說明書整體來清楚地知道本發明的其他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具備:棒狀竿體;及釣線導件,安裝在該竿體的外周面上,對從卷線器釋放的釣線進行導向。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釣線導件具備:安裝腳部,安裝于棒狀的竿體;板狀的環保持部,連接在所述安裝腳部的前端,與所述竿體的軸向呈第1銳角且向前方延伸;及環狀的導向環,嵌入于形成在所述環保持部的通孔。在本發明的一個形態中,該導向環被配置為,垂直于其軸向的面與所述竿體的軸向呈大于所述第1銳角的第2銳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能夠提供一種釣線導件,其不會使導向環保持部趨于大型化,能夠使導向環的上下方向的口徑與以往相比更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模式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的結構的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導件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導件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導件的縱向剖視圖。
圖5是模式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導件的導向環與環保持部的位置關系的圖。
圖6是放大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導向環的下端附近的放大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導件的俯視圖。
符號說明
R-釣竿;1-竿體;2-卷線器;5-釣線;6(6-1~6-16)、26-釣線導件;11-安裝腳部;12-環保持部;13-導向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適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而且,在各圖中對于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參照符號。要注意在各附圖中為了便于說明,并不是一定以正確的縮尺進行記載。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的結構的側視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釣竿R的竿體1具備2個竿構件即第1節竿1-1與安裝在第1節竿1-1的頂端的竿梢節1-2。竿體1也可以包括3個以上的任意數量的竿構件。例如,通過在第1節竿1-1與竿梢節1-2之間安裝中間竿,從而得到由3個竿構件構成的竿體1。在第1節竿1-1上通過卷線器座3裝拆自如地安裝卷線器2。另外,在第1節竿1-1的基端側安裝有把手4。
這些第1節竿1-1及竿梢節1-2是典型地用使合成樹脂含浸于強化纖維中的纖維強化聚酯膠片(prepreg)而制作的。具體而言,在將纖維強化聚酯膠片纏繞于芯軸后,通過進行硬化、拆芯等工序而得到第1節竿1-1及竿梢節1-2。第1節竿1-1及竿梢節1-2的材料或制造方法不局限于本說明書中所說明的內容,可使用除此以外的各種公知的材料或公知的制造方法來制作。各竿既可以是空心結構,也可以是實心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古洛布萊株式會社,未經古洛布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92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噻蟲胺與蟲酰肼復配殺蟲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中華絨螯蟹配套系新品種的育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