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可撓性電路模塊的觸控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52738.2 | 申請日: | 2014-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56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欣怡;黃達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可撓性 電路 模塊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具可撓性電路模塊設計的觸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發展,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尺寸必須滿足輕、薄、短、小的特性,才能達到便于攜帶的目的。在觸控顯示裝置的組裝流程中,以觸控面板與外殼體的組裝尤其重要。觸控面板與外殼體組裝的品質會影響觸控顯示裝置的結構穩定性以及顯示效果。然而,隨著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及背光模塊等部件的厚度尺寸越趨薄化下,因尺寸薄化所產生空間上的變化會同時帶來觸控面板與外殼體組裝時高度不一致的情形。
舉例而言,當觸控顯示模塊整體越趨薄化時,其外殼體厚度也要隨之配合薄化,但因外殼體塑膠射出成型的工藝因素,而無法與觸控顯示模塊的厚度做搭配,因此在觸控面板與外殼體組裝后若于高度方向產生差距,勢必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再者,觸控面板與外殼體之間的高度差也可能造成漏光,使顯示效果可能受到影響。因此,上述存在于現有觸控顯示裝置的組裝問題仍有待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具有可撓性電路模塊以增加結構穩定性。
觸控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及疊置于其表面的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包括基板并具有底表面、觸控電極與接墊。底表面具有觸控區與連接區,觸控電極設置于觸控區上;接墊設置于連接區上,且與觸控電極連接。膠層系設置于顯示面板表面與觸控區重疊之間,且顯示面板表面與連接區重疊之間具有間隙,但不設置有膠層。可撓性電路模塊的連接部連接于接墊,并部分位于間隙內。彎折部具有第一端與連接部連接,第二端與延伸部連接,且自第二端延伸而出并伸出間隙外。延伸部的一部份、連接部與彎折部皆位于間隙內。可撓性電路模塊的彎折部可因應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的高度不同而調整,以維持較佳組裝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實施例爆炸圖;
圖2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3A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剖視圖;
圖3B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第三實施例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第四實施例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第五實施例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0???觸控顯示裝置
102???間隙
104???控制電路模塊
200???觸控面板
202???觸控面
204???底表面
204A??觸控區
204B??連接區
206???觸控電極
208???接墊
300???顯示面板
302???表面
400???膠層
500???可撓性電路模塊
501???開口
502???連接部
504???延伸部
5041??第一延伸部
5042??第二延伸部
506???觸控面板電路元件
510???彎折部
511???第一端
512???第二端
520???第二電路模塊
700???背光模塊
800???外殼體
802???外表面
804???觸摸區
900???油墨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本發明的觸控顯示裝置較佳是藉由可撓性電路模塊配合顯示面板、觸控面板的厚度尺寸不同進行調整。此外,觸控顯示裝置較佳可用于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或其它合適的電子裝置;但在不同實施例中,亦可用于監示器、電視等非可攜式的電子裝置或其它合適的電子裝置。圖1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實施例爆炸圖。如圖1所示,觸控顯示裝置100包含觸控面板200、至少一組串接的觸控電極206、顯示面板300、設置于顯示面板300的表面302的膠層400、背光模塊700、可撓性電路模塊500及外殼體800。其中,至少一組串接的觸控電極206當作一層膜層來說明,則可稱為觸控電極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27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