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鑄片機氣刀位置的鎖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52115.5 | 申請日: | 2014-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7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生;鄭振欽;李愛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7/88 | 分類號: | B29C47/8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歐陽波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鑄片機氣刀 位置 鎖定 裝置 | ||
1.鑄片機氣刀位置的鎖定裝置,所述氣刀(8)安裝于急冷輥后方,氣刀(8)中心線為與急冷輥的中心線平行的水平線,氣刀(8)兩端固定安裝于旋轉法蘭(9),氣刀(8)中心線與兩端旋轉法蘭(9)的中心線為同一直線;氣刀(8)的左、右端有升降調節機構,右端有旋轉調節機構;
所述升降調節機構包括底板(2)、升降機(3)、導軌(11)和導軌滑塊(12);急冷輥兩端后方的機架(1)上各固定安裝水平的底板(2),二底板(2)上各固定相同的升降機(3);升降手輪(31)固定于升降機的輸入軸(32),升降機(3)連接的升降桿(33)垂直于底板(2)、穿過底板(2)上的通孔伸向下方;升降桿(33)底端固定連接支座(5)的頂面,左右支座(5)的高度相同;底板(2)下方、導軌(11)固定安裝于機架(1),導軌(11)垂直于氣刀(8)的中心線,支座(5)朝向機架(1)的一面固定安裝與導軌(11)相配合的導軌滑塊(12),導軌滑塊(12)卡嵌于導軌(11)上;支座(5)固定于導軌滑塊(12),升降機(3)的升降桿(33)上下移動時帶動支座(5)沿導軌(11)升降移動;
旋轉調節機構包括左端的短軸(62)和旋轉法蘭(9),右端的減速器(6)、長軸(64)和旋轉法蘭(9);
左端的支座(5)可轉動地連接短軸(62)的外端,短軸(62)的內端固定連接旋轉法蘭(9)的一端;
右端的支座(5)上固定安裝減速器(6),所述減速器(6)為蝸輪蝸桿結構或減速齒輪組結構,安裝于長方體的減速器(6)外殼內;減速器(6)的輸入軸固定安裝旋轉手輪(61);右端的支座(5)可轉動地安裝長軸(64),長軸(64)中心線、短軸(62)的中心線及氣刀(8)中心線為同一水平線;長軸(64)與減速器(6)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長軸(64)伸出減速器(6)外殼的外端為直徑逐漸減小的三階臺階軸,長軸(64)伸出的三級臺階軸左起第一段有螺紋,其上有兩個定位螺母(66),固定長軸(64)與減速器(6)外殼;在減速器(6)殼外的長軸(64)上固定連接旋轉法蘭(9)的一端;左端的短軸(62)和右端長軸(64)連接的旋轉法蘭(9)相同;轉動旋轉手輪(61),減速器(6)帶動長軸(64)轉動,氣刀(8)以長軸(64)和短軸(62)的中心線為軸轉動;
其特征在于:
還有鎖定驅動支座(5)上下移動的升降機(3)輸入軸(32)的升降鎖定機構(4),以及鎖定帶動氣刀(8)的旋轉法蘭(9)轉動的長軸(64)的旋轉鎖定機構(7);
升降鎖定機構(4)包括支承板(41)、壓緊板(42)、小彈性錐套(44)、鎖緊銷軸(45)、鎖緊螺母(46)和鎖緊手柄(47);在一端的底板(2)的前端面固定與其垂直的支承板(41),壓緊板(42)右側部分位于支承板(41)與升降機(3)外殼之間,壓緊板(42)與支承板(41)固定連接;支承板(41)上有螺孔,壓緊板(42)上有錐孔,螺孔和錐孔的中心線重合;小彈性錐套(44)由圓柱套和圓錐套兩部分構成的整體,中心孔為直孔、與升降機(3)的輸入軸(32)為動配合,圓柱套的外壁螺紋與支承板(41)的螺孔相配合,圓錐套的外壁為與壓緊板(42)的錐孔相配合的圓錐面;圓錐套的壁有沿軸向的與中心孔相通的縱槽,將圓錐套分割為3~6瓣,各縱槽的寬度、即各瓣的間距為1~3mm,圓錐套中心孔的圓周長減去各瓣的間距弧長的總和后、小于升降機(3)輸入軸(32)外圓的周長;升降機(3)的輸入軸(32)穿過小彈性錐套(44)中心孔,小彈性錐套(44)圓錐套一端穿過支承板(41)的螺孔,其圓柱套的外螺紋旋入支承板(41)的螺孔,至小彈性錐套(44)的圓錐套插入壓緊板(42)的錐孔,小彈性錐套(44)的圓錐套小端的端面與緊靠升降機(3)外殼的壓緊板(42)側面相平齊,小彈性錐套(44)該端的圓錐面與壓緊板(42)的錐孔內壁相貼,小彈性錐套(44)插入到位后,其圓柱套尾端旋入鎖定螺母(43)、鎖定支承板(41)、壓緊板(42)和小彈性錐套(44);
壓緊板(42)左側部分中心有貫穿其頂面和底面的豎直的通孔,壓緊板(42)左端有向右水平深入的深槽,深槽上、下面為水平面,深槽寬與壓緊板(42)寬度相同,槽底至少達到右側錐孔的中心線,槽底與壓緊板(42)右側端面的距離大于壓緊板(42)長度的1/3;錐孔的中心線處于深槽的水平中分平面上,深槽將壓緊板(42)左側分為上下兩部分,深槽的高度,即其上下面的距離為2mm~5mm;鎖緊銷軸(45)從壓緊板(42)通孔下方向上插入,鎖緊銷軸(45)底端與壓緊板(42)固定連接,從壓緊板(42)的通孔上方伸出的鎖緊銷軸(45)上端有外螺紋,鎖緊螺母(46)旋在鎖緊銷軸(45)上、底面與壓緊板(42)上端面相接,鎖緊螺母(46)上段為方柱,上段方柱的中心線與下段的中心線重合,且在鎖緊螺母(46)外壁上下段之間形成臺階;鎖緊手柄(47)的安裝孔為與鎖緊螺母(46)上段相配合的方孔,鎖緊手柄(47)的安裝孔套在鎖緊螺母(46)上段;鎖緊手柄(47)轉動,即旋動鎖緊螺母(46),鎖緊螺母(46)壓迫壓緊板(42)、使其深槽上下水平面并攏,壓緊板(42)錐孔壓縮其內的小彈性錐套(44)、使其圓錐套上的各瓣合攏,小彈性錐套(44)緊抱升降機(3)的輸入軸(32);
所述旋轉鎖定機構(7)包括壓緊座(71)、大彈性錐套(72)、旋轉鎖緊銷軸(73)、旋轉鎖緊螺母(74)和旋轉鎖緊手柄(75);
所述壓緊座(71)分為相互連接的安裝座(711)與壓緊塊(712),安裝座(711)為圓柱形,左右端面垂直于中心線;壓緊塊(712)左端面即為安裝座(711)的右端面、二者相貼結合為一體,壓緊塊(712)右端面垂直于安裝座(711)的中心線,三個側面垂直于安裝座(711)的右端面,其中兩個側面相互平行、位于安裝座(711)的中心線兩側、與該中心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第4個側面為安裝座(711)圓柱面的延伸;安裝座(711)的中心孔為貫穿其右側的壓緊塊(712)的通孔,該通孔為臺階孔,處于安裝座(711)內的該孔為直徑大于長軸(64)上定位螺母(66)外徑的直孔,處于壓緊塊(712)內的該孔為錐孔,錐孔與直孔中心線重合,錐孔小端與直孔相接、二者之間為臺階;錐孔小端直徑大于長軸(64)右端第二臺階軸外徑,錐孔的大端處于壓緊塊(712)右端面;壓緊塊(712)各側面與右端面上的錐孔大端邊緣的最小距離為6mm~10mm;
在安裝座(711)延伸到壓緊塊(712)的圓柱側面上有一與安裝座(711)中心線平行的縱向深槽深入安裝座(711)和壓緊塊(712),槽底至中心線,縱向深槽的兩個側面平行于安裝座(711)的中心線且與之距離相等,縱向深槽的兩個側面的距離為3mm~5mm,縱向深槽貫穿壓緊塊(712)右端面至安裝座(711)左端面;在安裝座(711)延伸到壓緊塊(712)的圓柱側面上有一橫向深槽深入安裝座(711)和壓緊塊(712)的接合面,橫向深槽越過壓緊塊(712)的中心線、槽底至錐孔小端邊緣,橫向深槽的兩個側面垂直于安裝座(711)的中心線,橫向深槽的兩個側面之間的距離為1~3mm;
壓緊塊(712)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側面上有垂直的通孔,該通孔越過縱向深槽,通孔的中心線垂直于壓緊塊(712)的相互平行的兩個側面;通孔的中心線所在的、平行于壓緊塊(712)的右端面的平面、處于錐孔小端端面與大端端面之間;壓緊座(7)固定于減速器(6)外殼的右側端面;
所述大彈性錐套(72)是由圓柱套和圓錐套兩部分構成的整體,中心孔為有臺階的直孔和螺紋孔、與伸出減速器(6)外殼的長軸(64)右端的第二、第三段臺階相配合;圓柱套的外徑小于壓緊塊(712)錐孔大端的直徑,圓錐套的外壁為與壓緊塊(712)的錐孔相配合的圓錐面,圓錐套的壁有沿軸向的與中心孔相通的縱槽,將圓錐套分割為3~6瓣,各縱槽的寬度、即各瓣的間距為1~3mm,圓錐套中心孔的圓周長減去各瓣的間距弧長的和后、小于處于大彈性錐套(72)內的長軸(64)第二臺階的外圓周長;大彈性錐套(72)插入壓緊塊(712)的錐孔內,其圓錐小端的端面與壓緊塊(712)的左端面相平齊,大彈性錐套(72)靠近該端的圓錐面與壓緊塊(712)的錐孔內壁相接觸;長軸(64)右端的第二、三臺階軸從大彈性錐套(72)的中心孔伸出,長軸(64)右端的第二臺階軸與大彈性錐套(72)的中心直孔為動配合;長軸(64)右端第三臺階軸、即長軸(64)尾部有螺紋,與大彈性錐套(72)的螺紋孔相配合,小鎖定螺母(63)套在長軸(64)右端尾部,鎖緊壓緊塊(712)、大彈性錐套(72)和長軸(64);
旋轉鎖緊銷軸(73)從壓緊塊(712)通孔下方向上插入,旋轉鎖緊銷軸(73)底端與壓緊塊(712)固定連接,從通孔上方伸出的旋轉鎖緊銷軸(73)上端有外螺紋,旋轉鎖緊螺母(74)旋在旋轉鎖緊銷軸(73)上、底面與壓緊塊(712)端面相接,旋轉鎖緊螺母(74)上段為方柱,上段方柱中心線與下段的中心線重合,且在旋轉鎖緊螺母(74)外壁上下段之間形成臺階;旋轉鎖緊手柄(75)的安裝孔為與旋轉鎖緊螺母(74)上段相配合的方孔,旋轉鎖緊手柄(75)安裝孔套在旋轉鎖緊螺母(74)上段;旋轉鎖緊手柄(75)轉動,即旋動旋轉鎖緊螺母(74)、壓迫壓緊塊(712)、使其縱向深槽靠攏,壓緊塊(712)錐孔壓縮其內的大彈性錐套(72),使其圓錐套的各瓣合攏緊抱長軸(64)右端的第二臺階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211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文件開啟的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微乳液對電子廢棄物中金的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