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的分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52108.5 | 申請日: | 2014-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0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廣華;向文洲;戴世鯤;吳華蓮;李濤;范潔偉;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10301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細菌 分類 單元 分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生物研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的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海洋微生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在環境、食品、冶金以及化工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一種現實和潛在的高效可再生資源,其物種資源本身以及相關技術的儲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海洋覆蓋全球面積的70%以上,相應地其孕育的微生物資源亦十分豐富,僅海洋細菌數量就以1030細胞計。盡管海洋細菌資源十分豐富,但受制于其僅0.1-1%的可培養數量,其研究和應用仍遠遠落后于陸地微生物。因此,當下亟需解決其純培養的技術問題,任何這方面的進步都將極大的推動相關研究的進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的分離方法,利用該方法能夠提高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的出新率。
本發明的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穩定的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然后在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中加入海水樣品,繼續運行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再對運行后的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的培養液進行海洋細菌的分離和鑒定,以獲得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
所述的建立穩定的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可以采用實驗室自行分離或從權威藻種保藏機構獲得浮游植物純培養,按照常規方法建立穩定的浮游植物培養體系。
所述的繼續運行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優選繼續運行2-3周。
所述的再對運行后的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的培養液進行海洋細菌的分離和鑒定優選滅絕稀釋法(dilution?to?extinction)將培養2-3周的海洋浮游植物培養體系的培養液涂布平板進行分離(可利用不同培養基類型進行選擇性培養),獲取單菌落,并進行16S?rDNA檢測以獲取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
本發明人設計了利用浮游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營養環境來培養、馴化和富集海洋細菌的方法,經過馴化和富集,某些稀有類群會出現個體數量的增加,從而大大提高了其被分離的概率,提高發現新物種的效率。此外,變化浮游植物的種類會相應增加新物種分離的數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以海水螺旋藻為營養源,在中國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試驗站的螺旋藻培養池內按照常規方法建立穩定的海水螺旋藻培養體系,然后在此穩定的海水螺旋藻培養體系中加入三亞海水樣品,繼續運行海水螺旋藻培養體系2-3周,然后對運行2-3周后的海水螺旋藻培養體系中的培養液涂布平板進行分離培養(可利用不同培養基類型進行選擇性培養),獲取單菌落,并進行16S?rDNA檢測以獲取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在完成16S?rDNA測序的40株細菌中,共發現3個新分類單元,包括一個疑似新屬GYP-2(16S?rDNA?Genebank?No.JX981922)和2個疑似新種GYP-24(JX981924)和GYP-17(JX981923),其中新種Aliidiomarina?sanyensis?GYP-17T(對應GYP-17(JX981923))已經在《Antonie?van?Leeuwenhoek》上公開發表,其他新分類單元正在鑒定中。該方法的出新率遠大于直接從海水中分離(將海水樣品直接涂布平板進行分離培養,獲取單菌落,并進行16S?rDNA檢測以獲取海洋細菌新分類單元)(南海海水樣品,從測序的65株細菌中,沒有發現新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21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形腔激光器
- 下一篇:一種可拆卸式多功能折疊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