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裝置及回正異常排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51251.2 | 申請日: | 2014-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6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秦濤;李書偉;樊金磊;葉帥;梁榮朝;史松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3/00 | 分類號: | G01L3/00;G01M17/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偉華 |
| 地址: | 450016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摩擦阻力 方法 裝置 異常 排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針對轉向回正性能的車輛檢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轉向回正性能是操縱穩定性的重要性能指標,影響轉向回正性能的因素較多,但是在相同的前軸荷及合理的四輪定位參數下,系統提供的回正主動力矩大小是確定的。從而,系統內部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汽車回正后的方向盤轉角及殘留橫擺角速度大小。對同一車型由于轉向橋兩端轉向軸的制造裝配或產品質量存在差異會造成內摩擦偏大,或在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后,車橋軸承的磨損或潤滑不良等因素都會造成內摩擦增大,或因轉向器內部出現卡滯現象導致內摩擦增大。現有技術中當車輛由于內摩擦大而出現回正異常的問題時,從事檢測維修的技術人員均是采用更換各個部分的零部件進行排查解決。而進行零部件的更換十分繁瑣且勞動量大,并且需要配備大量的標準件而提高了運行成本,導致技術人員不能迅速排查問題的根本原因,不能量化出每個部分的摩擦阻力矩的大小,不能對癥下藥,產生不必要的巨大勞動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同時提供專用于實施該方法的裝置,還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回正異常排查方法。
本發明的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將車輛的待測轉向輪放置于繞豎直軸線旋轉的轉盤上,在所述的待測轉向輪上固連沿旋轉軸線的徑向延伸的杠桿臂,在杠桿臂上施加驅動所述待測轉向輪轉動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的方向沿著繞所述豎直軸線的圓周的切向延伸,所述作用力在杠桿臂上的作用點與所述豎直軸線的最小距離為L,在所述轉盤轉動設定角度時測量該作用力的大小為F,得出回正摩擦阻力矩為M=F*L。
所述作用力由掛連在杠桿臂末端的拉力計施加,所述杠桿臂的長度為L,桿臂為水平設置,在拉動拉力計的過程中保證拉力計的測力方向和杠桿臂垂直且與地面水平。
本發明的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裝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測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裝置,包括轉盤座和繞豎直軸線轉動裝配于轉盤座上的用于支撐車輛的待測轉向輪的轉盤,還包括用于與車輛的轉向輪固連以傳遞轉向力矩的杠桿臂、測量對杠桿臂施加轉向力大小的測力儀,所述杠桿臂沿旋轉軸線的徑向延伸。
所述測力儀為用于掛連在杠桿臂末端的拉力計。
本發明的回正異常排查方法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回正異常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車輛的待測轉向輪放置于繞豎直軸線旋轉的轉盤上,在所述的待測轉向輪上固連沿旋轉軸線的徑向延伸的杠桿臂;
2)斷開車輛的轉向系統和轉向橋中的選定部件與待測轉向輪之間的傳動連接,使得與待測轉向輪仍保持傳動連接的各部件成為測量對象,在所述杠桿臂上施加驅動所述待測轉向輪轉動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的方向沿著繞所述豎直軸線的圓周的切向延伸,所述作用力在杠桿臂上的作用點與所述豎直軸線的最小距離為L,在所述轉盤轉動設定角度時測量該作用力的大小為F,得出測量對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為M=F*L;
3)針對不同的選擇對象,重復步驟2)的測量過程,分別得出不同選擇對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對有含有相同部件的選擇對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進行相減計算扣除選擇對象中的相同部件的回正摩擦力矩,從而得出各個部件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值;
4)將車輛轉向系統和轉向橋的各個部件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值與預設的最大值進行比對,如果超出最大值則判定該部件為異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12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