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8693.1 | 申請日: | 2014-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3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通;郭鵬;姜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監控 機制 文件系統 日志 動態 增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信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存儲系統的寫日志模型如附圖1所示:先順序寫日志,然后執行日志的轉儲,無法根據系統負載情況進行日志操作,當系統負載較重時,仍然進行串行的寫日志、日志轉儲操作,成為文件系統寫操作的瓶頸。基于此,現提供一種可根據實際的系統負載情況,來決定日志處理操作、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其具體實現過程為:
設置系統負載監控模塊,該模塊負責檢測系統負載,提供負載數據,作為日志模塊動態增加日志緩存或者進行日志轉儲的判斷依據;
設置與系統負載監控模塊連接的日志緩沖模塊,該模塊根據系統負載監控模塊提供的數據,進行判斷動態增加日志緩存或者進行日志轉儲;
設置與日志緩沖模塊連通的日志緩沖池來緩存日志,同時可動態增加日志緩沖池容量;
設置讀取日志緩沖池中日志的日志轉儲模塊,該模塊負責將日志緩存池中的日志轉儲到存儲設備上。
所述日志緩沖模塊依據系統負載監控模塊的數據來決定進行日志轉儲還是動態增加日志緩沖池容量,當系統的負載較輕時,實時日志轉儲操作,即直接寫入日志緩沖池,并調用日志轉儲模塊轉儲日志緩沖池中的日志到存儲設備;當系統的負載較重時,動態增加日志存儲的容量,負載一旦降低將優先執行新增加日志的轉儲。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可根據實際的系統負載情況,來決定日志處理操作:當系統負載較輕時,實時進行日志轉儲操作,及時將日志信息寫入磁盤,提高效率,保證數據一致性;當系統負載較重時,動態增加日志緩沖池的大小,寫日志到日志緩沖池成功后立即返回,大容量的日志緩存有助于提高系統性能,而當系統負載減輕時,優先執行新“增加”日志的轉儲,防止丟失最新的數據;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傳統的日志系統模型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附圖2所示,一種基于監控機制的文件系統日志轉儲動態增容方法, 以系統負載監控為核心,通過整合日志緩沖模塊、日志緩沖池、日志存儲模塊,可以根據系統負載情況動態增加日志緩沖及進行日志轉儲操作。該方法的模塊結構包括:系統負載監控模塊、日志緩沖模塊、日志緩沖池、日志轉儲模塊,其中:
系統負載監控模塊是新型日志系統的核心,負責檢測系統負載,提供負載數據,作為日志模塊動態增加日志緩存或者進行日志轉儲的判斷依據。
日志緩沖模塊根據系統負載監控模塊提供的數據,進行判斷動態增加日志緩存或者進行日志轉儲。
日志緩沖池緩存日志,可動態增加日志緩沖池容量。
日志轉儲模塊負責將日志緩存池中的日志轉儲到存儲設備上。
系統負載監控模塊實時監控系統負載情況,日志緩沖模塊根據系統負載監控模塊提供的數據,進行判斷動態增加日志緩存或者進行日志轉儲,當系統負載較輕時,實時進行日志轉儲操作,及時將日志信息寫入磁盤,保證數據一致性;當系統負載較重時,動態增加日志緩沖池的大小,寫日志到日志緩沖池成功后立即返回,大容量的日志緩存有助于提高系統性能,而當系統負載減輕時,優先執行新“增加”日志的轉儲,防止丟失最新的數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86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