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纖廢水處理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48455.0 | 申請日: | 2014-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7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醒我;關樂;趙滿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66;C02F7/00;C02F103/36;C02F103/3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孫國棟 |
| 地址: | 215638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經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纖 廢水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化纖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化工、化纖工業廢水,尤其是高濃度生產廢水處理難度大、費用高、占地多。尤其對于一些建廠多年的生產企業來說,其生產設備相對比較落后,在生產紡絲、纖維等產品時,往往會產生跟多的廢水。從而,其在排放廢水時,往往要投入較多的成本,有些企業為了規避高額的污水排放費用,設置采用偷排的方式。不但會受到相關法規的出發,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環境。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針對建廠多年的化纖企業的化纖廢水處理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化纖廢水處理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化纖廢水處理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
將化纖廢水送入中和池,攪拌并調節化纖廢水的pH值至中性;
接觸氧化并沉淀處理,將調節至中性的化纖廢水中混入營養鹽送入接觸氧化池氧化,然后送入沉淀池中進行泥水分離;
純氧曝氣,將分離的廢水送入純氧曝氣池;
進入終沉池。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化纖廢水為對苯二甲酸廢水、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廢水、或原始有機廢水、或所述三者的組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入接觸氧化池中的廢水的流量為233-250m3/h。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在線溶解氧檢測儀。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COD檢測儀。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報警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報警裝置包括烴含量檢測儀和聲報警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終沉池為輻流式。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終沉池中設置有旋轉刮泥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化纖廢水處理工藝能夠與傳統化纖企業的生產設備很好的配合,有效的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且其對設備要求相對較低,降低了污水處理的成本,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化纖廢水處理工藝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化纖廢水處理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
將化纖廢水送入中和池,攪拌并調節化纖廢水的pH值至中性;
接觸氧化并沉淀處理,將調節至中性的化纖廢水中混入營養鹽送入接觸氧化池氧化,然后送入沉淀池中進行泥水分離;
純氧曝氣,將分離的廢水送入純氧曝氣池;
進入終沉池。
優選地,所述化纖廢水為對苯二甲酸廢水、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廢水、或原始有機廢水、或所述三者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進入接觸氧化池中的廢水的流量為233-250m3/h。
優選地,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在線溶解氧檢測儀。
優選地,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COD檢測儀。
優選地,所述純氧曝氣池中設置有報警裝置。
優選地,所述報警裝置包括烴含量檢測儀和聲報警器。
優選地,所述終沉池為輻流式。
優選地,所述終沉池中設置有旋轉刮泥機。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參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的化纖廢水處理工藝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圖。上述化纖廢水處理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化纖廢水送入中和池,攪拌并調節化纖廢水的pH值至中性。上述調節化纖廢水至中性過程中,可利用氣泵泵入空氣,增強對廢水的攪拌效果。本發明中處理的化纖廢水為對苯二甲酸廢水、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廢水、或原始有機廢水、或所述三者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84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布他比妥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銅納米顆粒負載碳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