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遙控器及其遙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47300.5 | 申請日: | 2014-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5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潘林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林星 |
| 主分類號: | G08C23/04 | 分類號: | 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遙控器 及其 遙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及其遙控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對多種家用電器進行控制的多功能遙控器及其遙控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每個家庭中家用電器數量的增長,家庭中的遙控器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例如電視遙控器、空調遙控器、DVD遙控器等,然而,由于各個遙控器之間不能通用,造成了資源浪費,另外,頻繁地使用也造成用戶對遙控器的放置位置具有不確定性,當要使用電器時經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尋找對應的遙控器。因此,實有必要提出一種多功能遙控器,以集成多個遙控器的功能,對多種家用電器均能進行控制,并易于用戶找尋,方便用戶的使用。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遙控器及其遙控方法,其可以集成多個遙控器的功能,實現對多種家用電器的控制,節省了資源,并便于用戶找尋。
為達上述及其它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多功能遙控器,至少包括:
紅外發射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在所述控制模塊的控制下對相應家用電器發射紅外信號;
電器類型選擇模塊,接收用戶的輸入選擇,以選擇需操控的電器類型;
遙控界面生成模塊,根據所選擇的電器類型生成相應的家用電器的遙控界面;
顯示模塊,將所述遙控界面生成模塊生成的遙控界面予以顯示;
遙控指示接收模塊,接收于遙控界面輸入的動作指示,并將用戶輸入的動作指示傳遞給所述控制模塊;
控制模塊,將接收的動作指示通過紅外發射編碼程序編碼后通過所述紅外發射模塊向相應家用電器發射以實現控制。
進一步地,該多功能遙控器還包括一紅外接收模塊與警報模塊,所述紅外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紅外信號,所述控制模塊于接收到紅外信號后控制警報模塊發出警報。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模塊為觸摸屏。
進一步地,所述電器類型選擇模塊通過按鍵或觸摸屏選擇電器類型。
進一步地,所述多功能遙控器內置的軟件包含所述紅外發射編碼程序,所述紅外發射編碼程序預設多種目標電器的動作指令。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多功能遙控器的遙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接收電器類型選擇信號;
步驟二,根據選擇的電器類型生成相應的家用電器的遙控界面并予以顯示;
步驟三,接收用戶對電器操作的動作指令并通過紅外發射編碼程序進行編碼;
步驟四,將編碼后的指令通過紅外發射模塊發送給相應家用電器的紅外接收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
接收外部紅外發射模塊發射的紅外信號;
控制模塊于接收到紅外信號時控制警報模塊發出警報。
進一步地,于步驟一中,通過按鍵或觸摸屏接收選擇電器類型。
進一步地,所述遙控界面于觸摸屏顯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及其遙控方法通過提供用戶選擇電器類型,根據用戶的選擇生成相應電器的遙控界面,并將用戶的動作指令通過紅外編碼程序編碼后通過紅外發射模塊發射之相應電器,實現了對多種家用電器的控制,同時本發明通過于多功能遙控器設置紅外接收模塊,以于接收到外部紅外發射模塊發射的紅外信號時發出警報,便于用戶找尋到該遙控器,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的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的遙控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之多功能遙控器遙控多種家用電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并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它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通過其它不同的具體實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圖1為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的架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遙控器,至少包括:紅外發射模塊10、電器類型選擇模塊11、遙控界面生成模塊12、顯示模塊13、遙控指示接收模塊14以及控制模塊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林星,未經潘林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73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