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45563.2 | 申請日: | 2014-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2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董文霞;肖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0 | 分類號: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65020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螟 玉米 植株 揮發 物質 觸角 電位 反應 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研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亞洲玉米螟是一種重要的農業害蟲,在我國和東南亞各國發生普遍,其寄主范圍很廣,寄主植物多達69種,大發生年可使玉米減產30%以上。由于該蟲鉆蛀性危害的特點,運用常規防治手段,很難達到好的效果因此,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旨在為研制亞洲玉米螟產卵引誘劑或者驅避劑提供依據,探索新的害蟲防治手段。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亞洲玉米螟在人工氣候箱用人工飼料飼養,連續繁殖多代,成蟲羽化當天,將雄雌蟲按不低于2:1(至少5頭雌蟲)的比例放在養蟲籠中自由交配,并喂以10%的蜂蜜水以補充營養,交配3天后的雌蛾作為實驗的供試蟲源;
步驟二、選取20種玉米揮發物標準化合物,將每種樣品溶于液體石蠟中,在漩渦混合器中充分混合,配成5×10-4g/ml的溶液用于EAG測定;
步驟三、對供試蟲源進行觸角電位測定。
進一步,步驟一中人工氣候箱溫度為26℃-28℃、相對濕度大于80%,光周期為16L:8D。
進一步,步驟三所述的觸角電位測定的具體方法如下:
用單面刀片把玉米螟雌蛾觸角從基部切除下來,并在顯微鏡下去除端部2個鞭節,使觸角頂端神經末梢對刺激的感覺更為靈敏;
將觸角的基部和端部用導電膠分別固定在參考電極和記錄電極上;
取40μl待測化合物滴于5cm×0.5cm的濾紙條上,放入巴斯德滴管內,另取40μl的液體石蠟滴于相同大小的濾紙條上,作為對照,氣味混合管距觸角1cm;
待基線平穩,將巴斯德滴管尖端插入通有連續氣流的玻璃管上的小孔中,進行刺激,連續氣流流速為0.85L/min,刺激氣流流速為1.15L/min,刺激時間為1s;
待基線回復平穩后,再進行下一次刺激,每次刺激時間間隔不少于30s。
進一步,步驟三所述的觸角電位測定,每根觸角刺激11次,第1次、第6次和第11次刺激為液體石蠟對照,樣品的測試順序按隨機方式進行,每一種化合物至少用4根來自不同玉米螟雌蛾的觸角做重復。
本發明顯示亞洲玉米螟對玉米的不同揮發物組分EAG反應值不同,說明其嗅覺感受器對來自寄主生境的氣味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選擇性,為研制亞洲玉米螟產卵引誘劑或者驅避劑提供了依據,探索了新的害蟲防治手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流程;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空氣與液體石蠟的觸角電位反應實驗結果;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亞洲玉米螟雌蛾對20種化合物的觸角電位反應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流程,如圖所示,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亞洲玉米螟雌蛾對玉米植株揮發物質的觸角電位反應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亞洲玉米螟在人工氣候箱用人工飼料飼養,連續繁殖多代,成蟲羽化當天,將雄雌蟲按不低于2:1(至少5頭雌蟲)的比例放在養蟲籠中自由交配,并喂以10%的蜂蜜水以補充營養,交配3天后的雌蛾作為實驗的供試蟲源。
S102:選取20種玉米揮發物標準化合物,將每種樣品溶于液體石蠟中,在漩渦混合器中充分混合,配成5×10-4g/ml的溶液用于EAG測定。
S103:對供試蟲源進行觸角電位測定。
進一步,步驟S101中人工氣候箱溫度為26℃-28℃、相對濕度大于80%,光周期為16L:8D。
進一步,步驟S102所述的觸角電位測定的具體方法如下:
用單面刀片把玉米螟雌蛾觸角從基部切除下來,并在顯微鏡下去除端部2個鞭節,使觸角頂端神經末梢對刺激的感覺更為靈敏;
將觸角的基部和端部用導電膠分別固定在參考電極和記錄電極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55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