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4427.1 | 申請日: | 2014-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1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邸鵬飛;龍建軍;張浩;陳琳瑩;馮東;陳多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F15/00 | 分類號: | G01F15/00;G01F1/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底 冷泉 天然氣 滲漏 氣泡 破碎 裝置 | ||
1.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組件、動力傳遞與氣泡破碎組件、以及蜂窩芯板(9),其中,所述支架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下支架(1)、支撐板(10)、蜂窩芯板安裝板(7)、上支架(8),所述動力傳遞與氣泡破碎組件包括支撐環(11)、葉輪軸(2)、葉輪(3)以及氣泡切刀(4),蜂窩芯板(9)安裝于蜂窩芯板安裝板(7)內,支撐板(10)固定于支撐環(11)的外側,葉輪軸(2)穿于支撐環(11)中,且其下端固定連接的葉輪(3)位于下支架(1)設有的下中心穿孔內,其上端固定連接的氣泡切刀(4)位于上支架(8)設有的上中心穿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泡切刀(4)與蜂窩芯板(9)的上表面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3)和氣泡切刀(4)均與葉輪軸(2)同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10)為十字形的板狀結構,其幾何中心設有一安裝孔,所述支撐環(11)的側面設有與所述安裝孔相配合的環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10)由結構相同的第一支撐板(101)和第二支撐板(102)組成,所述第一支撐板(101)和第二支撐板(102)拼合于環形凹槽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11)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固定于葉輪軸(2)上的上擋塊(5)和下擋塊(6),所述上擋塊(5)和下擋塊(6)均與葉輪軸(2)同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芯板(9)設有的芯孔的橫截面為等邊六邊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芯板(9)由多層成型后的鋁箔粘合而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穿孔和上中心穿孔的結構符合流體動力學特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海底冷泉天然氣滲漏氣泡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穿孔的縱向截面從下至上依次由梯形、長方形以及倒梯形連接形成,所述上中心穿孔的縱向截面從下至上依次由長方形以及梯形連接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未經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44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