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旋轉電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43791.6 | 申請日: | 2014-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3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寺田金千代;金光憲太郎;巖崎辰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電裝多利牡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1/00 | 分類號: | 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旋轉電機,尤其涉及構成為能夠作為電動機以及/或發(fā)電機動作的旋轉電機。
背景技術
以往,使用構成為能夠作為電動機以及/或發(fā)電機動作的、具有無刷(Brushless)構造的旋轉電機。
通常,在具有無刷構造的旋轉電機中,設有旋轉檢測傳感器,旋轉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轉子的旋轉位置(旋轉相位)、并進行轉子的旋轉控制。具有霍爾(Hall)元件等的磁檢測元件的構造作為該旋轉檢測傳感器被廣泛使用。
作為具有上述磁檢測元件的旋轉檢測傳感器的一例,在特開2010-119249號公報中,公開了以將磁檢測元件在旋轉電機的定子的相互鄰接的一對凸極(salient pole)之間保持的方式而具有被固定于定子的構成的旋轉檢測傳感器。具有該構成的旋轉檢測傳感器具備將磁檢測元件保持(收容)的傳感器保持部。該傳感器保持部被配置于相互鄰接的一對凸極之間。
在具有特開2010-119249號公報中所公開的上述那樣的構成的旋轉檢測傳感器中,由于來自外部的振動及組裝時部件的差異等造成傳感器保持部在徑向的振動或位移,從而有可能產生在檢測信號中產生噪聲、使檢測結果產生誤差、傳感器保持部與轉子之間干涉這樣的故障。尤其是,在將該種旋轉電機安裝于內燃機的曲軸箱(crank case)的情況下,伴隨著發(fā)動機(engine)的運轉的振動向旋轉電機傳播,從而使產生上述那樣的故障的可能性顯著。因此,為了提高機械性的強度及決定傳感器的位置,產生了導致裝置成本上升這樣的問題。具體而言,例如,特開2010-119249號公報所公開的構成中,特別追加了由與傳感器單元不同體(另外)的金屬板形成的、稱之為撐桿(撐條、stay)部件。此外,傳感器單元中,設有向外徑方向突出的突片(突起)。并且,使突片與撐桿部件接合(嚙合、日語:係合),并且將兩者固定于發(fā)動機(engine)的軀體,從而將傳感器單元安裝于發(fā)動機的軀體。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的例示的情況而做出的。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更適當?shù)卦O定針對定子的旋轉檢測傳感器的固定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旋轉電機具有定子、轉子、和傳感器單元。
所述定子具有多個凸極和多個(具體而言與所述凸極的數(shù)量相同)線圈。多個所述凸極分別以從中心軸朝向外側(即后述的“徑向”的“外側”)的方式呈放射狀設置。此外,多個所述凸極沿著圓周方向排列。在此,“圓周方向”是指沿著以所述中心軸為中心的圓的方向,更詳細地講,是指沿著在具有與所述中心軸相平行的法線的平面上以該中心軸為中心形成的圓的方向。所述線圈由卷繞在多個所述凸極的每個凸極的周圍的導線形成。
所述轉子以與多個所述凸極的每個凸極相對置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外側。該轉子被設置為能夠以所述中心軸為中心地旋轉。所述傳感器單元被設置在比所述轉子更靠近所述中心軸側。即、所述傳感器單元被配置在所述轉子的內側。此外,所述傳感器單元被固定于所述定子。該傳感器單元在內部具有為了檢測所述轉子的旋轉位置而設置的傳感器元件。
所述定子的所述凸極具有前端部(從所述中心軸開始離開(日語:離隔)的一側的端部)。此外,所述傳感器單元具有基部和突出部。所述基部在軸向(與所述中心軸平行的方向)的所述定子的一端側被固定于該定子。所述突出部以被夾持在對于圓周方向鄰接的2個所述前端部之間的方式配置。此外,所述突出部從所述基部沿著所述軸向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內部收容有所述傳感器元件。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以限制所述傳感器單元的所述突出部與所述定子的所述凸極的所述前端部的、朝向沿著徑向的外側以及內側的相對移動的方式,所述突出部與所述凸極的所述前端部相互嵌合(日語:嵌め合い)。在此,“徑向”是指上述圓的半徑方向,更詳細地講,是指與所述中心軸以及所述圓周方向正交的方向。此外,涉及徑向的“外側”是指從所述中心軸開始離開(離隔、日語:離隔)的方向。同樣,“內側”是指接近(靠近)所述中心軸的方向。
發(fā)明的效果
在所涉及的構成中,所述傳感器單元的所述突出部與所述定子的所述凸極的所述前端部被相互嵌合(日語:嵌め合い)。如此,所述突出部的、針對所述前端部的沿著所述徑向超向外側以及內側的相對移動被限制。即、所述突出部針對所述凸極的所述前端部、對于所述徑向被良好地固定。由此,將所述傳感器單元的所述傳感器元件收容的所述突出部的、針對所述轉子的沿著所述徑向朝向外側以及內側的相對移動也被良好地限制并被決定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電裝多利牡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電裝;電裝多利牡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37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