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濕式煙塵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2987.3 | 申請日: | 2014-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2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頂強;黃勇強;黃微;黃威漢;譚家甫;陳瓊芳;孫志山;楊獻平;梁法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2 | 分類號: | B01D47/02;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叢芳 |
| 地址: | 537005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塵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濕式煙塵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對粉塵或煙塵的治理方式一般采用布袋除塵、濾筒式除塵或靜電除塵。上述除塵方案對于干式粉塵可以達到治理要求,但對于濕式、含焦油或樹脂油的煙塵,采用布袋除塵技術時,容易粘接,布袋孔隙容易堵塞,透氣性差,造成現場環境污染大,維修工作量大,維修費用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一種濕式煙塵處理裝置,該裝置可以對濕式煙塵進行徹底的凈化處理。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濕式煙塵處理裝置,包括:處理主體,其具有密封腔體,腔體用來盛裝吸附煙塵的吸收液,在腔體內設置至少一塊分隔板用來改變煙塵的運動方向;進風管,其一端與處理主體的進風口接通,其另一端用來與煙塵發生源接通;排風機構,其包括出風管與動力源,動力源通過出風管與處理主體的出風口接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分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及第三分隔板,第一分隔板與第二分隔板設在吸收液的液面以上的腔體內且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分別與吸收液的液面具有通風間隙,第三分隔板設在第一分隔板與第二分隔板之間并且該第三分隔板的一部分位于吸收液內,且第三分隔板與處理主體的頂板之間具有通風口。
上述技術方案中,第一分隔板設在靠近進風口的部位,第二分隔板設在靠近出風口的部位。
上述技術方案中,頂板上與出風口對應部位設置凈化板,凈化板與處理主體的側壁、第三分隔板及吸收液的液面圍成獨立的過濾空間。
上述技術方案中,凈化板的框架由鋼材焊接而成,框架內部設置濾布,在濾布表面鋪設鋼絲網。
上述技術方案中,濾布由針刺尼經過疏水劑和疏油劑浸漬烘干而形成。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風間隙的間隔距離是進風口的直徑的25%-35%。
上述技術方案中,在處理主體的外壁上且與吸收液的液面相同高度處設有溢流槽,在處理主體的底端設有排污管。
上述技術方案中,處理主體的上側壁設有與進水系統接通的進水口,進水口的閥門開關由水位浮球拉桿控制。
上述技術方案中,動力源為風機,風機的出風口連接有排風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處理主體的內腔內交錯設置高度可調的分隔板,濕式煙氣與水充分接觸并被吸收凈化沉降在處理主體的底部,可對對濕式煙塵進行處理;
2.通過在處理主體頂部設置可拆裝的凈化板,對經過處理主體內的吸收液吸收后的煙塵凈化更徹底,徹底改善工作環境;
3.凈化板中的濾布是由針刺尼利用疏水劑和疏油劑經浸軋、預烘、焙烘處理而形成,濕性過濾介質就不會粘附于濾布的表面,濾布不易堵塞,濾布使用壽命延長且清理周期可延長,可過濾含酸和堿的侵蝕性氣體;
4.處理主體設計自動補水系統,確保吸收液面處于需要的高度要求,并通過排污管排出沉降的煙塵,使得整個處理主體循環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濕式煙塵處理裝置的裝配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處理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凈化板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11-風機,12-吸收液,13-進風管,14-出風管,15-溢流槽,16-進水口,17-水位浮球拉桿,18-排風管,22-處理主體,23-分隔板,24-排污管,25-頂板,26-凈化板,27-液體顯示管,31-角鋼,32-濾布,33-鋼絲網,34-扁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29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