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鐵車站的施工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2907.4 | 申請日: | 2014-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7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丁昌銀;何炳泉;柯德輝;陳慕貞;莫勁;黃平宇;蔣明曦;唐偉才;黎文憲;黎玉奇;雷雄武;邱建濤;秦健新;黎文龍;邱師亮;何登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鑫橋建筑勞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17/04;E02D5/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51011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鐵 車站 施工 體系 | ||
1.一種地鐵車站的施工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導墻施工、地下連續墻施工、第一層土方開挖、第一道混凝土支撐梁施工、第二層土方開挖、第二道混凝土支撐梁施工、……、第N層土方開挖、以及鋼支撐施工工序構成的圍護結構,和由主體底板施工、鋼支撐拆除、負N-1層側墻及立柱施工、負N-1層樓板施工、第N-1道混凝土支撐梁拆除、負N-2層側墻及立柱施工、負N-2層樓板施工、……、第二道混凝土支撐梁拆除、負一層側墻及立柱施工、負一層樓板施工、第一道混凝土支撐梁拆除工序構成的主體結構;
其中,所述導墻施工是利用導墻鋼模系統將所述導墻做成“┓┏”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所述地下連續墻施工是沿所述導墻豎直向下延伸澆筑成墻體的混凝土結構;
所述支撐梁施工是利用支撐梁鋼模系統將所述支撐梁做成中部為主梁和兩端為斜撐梁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支撐梁對撐于橫向兩側所述地下連續墻之間;
所述側墻施工是利用設置有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和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的側墻臺車將所述圍護結構橫向兩側墻體內側表面澆筑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所述樓板施工是利用設置有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和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的樓板臺車將所述圍護結構橫向兩側墻體之間澆筑一幅或若干幅隔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鐵車站的施工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墻鋼模系統包括兩塊平行相對設置的導墻鋼模板和鋼模板移動吊裝機構,所述導墻鋼模板內側固設有格子加強肋,格子加強肋的另一側固接有加強通梁,加強通梁設有U型卡,所述導墻鋼模板之間通過若干橫向設置和傾斜設置的千斤絲桿支撐連接,所述千斤絲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U型卡銷接;所述鋼模板移動吊裝機構包括具有門架橫梁的龍門架、安裝于龍門架的門架橫梁下側的葫蘆,所述龍門架具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設有行走輪;
所述導墻施工步驟包括如下:
(1)平整場地、測量劃線定位、開挖基槽,基槽兩側綁扎鋼筋;
(2)將所述導墻鋼模系統吊放在導墻施工位置,并將兩塊所述導墻鋼模板涂上脫模劑;
(3)將所述導墻鋼模板放置在所述鋼模板移動吊裝機構下,使用鋼絲繩穿過所述格子加強肋的橫向肋上方的U型卡,并連接于所述葫蘆,利用滑輪組吊起所述導墻鋼模板,移動所述鋼模板移動吊裝機構至導墻施工標準位置,將所述導墻鋼模板放入挖槽段內;
(4)調整所述千斤絲桿長度,使鋼模系統達到導墻規定的距離,鎖緊千斤絲桿將導墻鋼模板固定,拆除鋼絲繩,并將所述鋼模板移動吊裝機構回到起點位置繼續吊運下一套導墻鋼模板;
(5)當第二套導墻鋼模板移動到標準位置后,以第一套導墻鋼模板為基準,調整第二套導墻鋼模板的位置,對齊兩套導墻鋼模板;
(6)兩套所述導墻鋼模板對齊后,對鋼模板拼縫進行處理;
(7)重復以上步驟直到所述導墻鋼模板預設數目安裝完畢;
(8)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拆模及下一循環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鑫橋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鑫橋建筑勞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290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