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虹吸式蹲便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41704.3 | 申請日: | 2014-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05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洪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申鷺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D11/04 | 分類號: | E03D11/04;E03D1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3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虹吸 式蹲便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暖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節水且沖洗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蹲便器大部分是采用沖落式,如圖1所示,其沖洗用水量都在8L左右,造成用水量較大,不夠節水環保;另外這種沖落式不易將黏附蹲便器內側表面的臟污沖掉,也不能有效地防氣味;而且這種沖落式排水方式的還有噪音大的弊端,因此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節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體,所述蹲便器主體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沖水道、噴射孔及S型彎道,所述水圈設置于蹲便器主體上部周圈;所述副沖水道設置于上述蹲便器主體后部,且該副沖水道末端連通噴射孔,該噴射孔設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與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彎道入口相連通,且所述S型彎道出口縱向連通排污口,該S型彎道橫向最左端與排污口左側距離為35~80mm,且S型彎道橫向最左端距離排污口右側距離為170~220mm,虹吸點轉彎處至S型彎道縱向最高處的距離為150~200mm,?S型彎道橫向總長為280~380mm,?S型彎道縱向高度為220~300mm。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當水從水箱落下,一路進入蹲便器主體的水圈,沿水圈的布水孔流出,起著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體的副沖水道從噴射孔流出,這二路的水匯集在一起從S型彎道流出,經排污口排出,由于蹲便器主體內產生了內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會往下流,水往低處流時就產生了負壓虹吸,這才得以將我們的排泄物經蹲便器主體下部的S型彎道排出,因而用水量較少可以達到同樣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過設置S型彎道,并通過優化S型彎道橫向最左端與排污口左側距離為35~80mm,且S型彎道橫向最左端距離排污口右側距離為170~220mm,虹吸點轉彎處至S型彎道縱向最高處的距離為150~200mm,?S型彎道橫向總長為280~380mm,?S型彎道縱向高度為220~300mm,使得沖洗時用水量大大減少,僅需要約4.5L,甚至更低,進而節水效果更佳,另外該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為55mm,真正達到國家標準;同時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沖掉黏附在蹲便器內側表面的臟污,同時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內部光滑平整,增強排污能力,做到不掛垢,不藏污,因此該蹲便器比沖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時沖水聲音也更小,綜上可知該蹲便器沖洗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蹲便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一種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1及蹲便器主體2,所述蹲便器主體2包括盆腔21、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22、副沖水道23、噴射孔24及S型彎道25,所述水圈22設置于蹲便器主體2上部周圈;所述副沖水道23設置于上述蹲便器主體2后部,且該副沖水道23末端連通噴射孔24,該噴射孔24設置于上述盆腔21底部并與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彎道25入口相連通,且所述S型彎道25出口縱向連通排污口1,該S型彎道25橫向最左端與排污口左側距離a為35~80mm,且S型彎道25橫向最左端距離排污口右側距離b為170~220mm,虹吸點轉彎處至S型彎道25縱向最高處的距離e為150~200mm,?S型彎道25橫向總長c為280~380mm,?S型彎道25縱向高度d為220~3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申鷺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申鷺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17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