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接裝置的快拆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1199.2 | 申請日: | 2014-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11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廣隆;廖志杰;李日昇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環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1267 | 代理人: | 張成新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接 裝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移動電子裝置的外接裝置(External Device),特別是一種設置于此類外接裝置內部的快拆結構(Quick-release Structure)。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與相關移動電子裝置的發展,越來越多種的外接裝置(例如條形碼掃描儀或是微型投影儀)被開發出來,讓手機與外接裝置組裝后可以成為條形碼掃描儀或是微型投影儀。然而,傳統的外接裝置的外殼通常是使用螺栓與螺孔的方式來組合,當使用者需將手機組裝于外接裝置時,使用者通常需要先使用螺絲起子拆開外接裝置的外殼,之后才能放進手機,使手機與外接裝置連接,并且使用完畢還必須以螺絲起子拆卸外接裝置。這種置入與取出都需要以螺絲起子拆卸的外接裝置,使用時較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接裝置的快拆結構,能夠被快速地拆卸與組裝,方便使用者使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外接裝置的快拆結構,其包含有殼體與鈑金組件,其中,殼體由第一蓋體與第二蓋體組裝而成,第一蓋體的內周面上具有朝第二蓋體凸伸而形成的凸塊。鈑金組件設置于第二蓋體內,其包含有固定件、制動件、彈簧以及轉動件。固定件固定連接于第二蓋體,并朝向第一蓋體凸出。轉動件樞接于固定件且具有凸部,該凸部能夠在開啟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移動。制動件以能夠移動的方式設置于固定件的相對側以控制轉動件的動作。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固定件與制動件連接,提供該轉動件回歸該關閉位置的彈性力。當轉動件位于關閉位置時,凸部靠近止擋部而能夠止擋凸塊;當轉動件位于開啟位置時,凸部則遠離止擋部。
由此,使用者可以通過按壓制動件的一端,使轉動件從關閉位置移動至開啟位置,使用者便能水平推動第一蓋體而將第一蓋體拆卸出來。若要組裝時,只要將第一蓋體對準第二蓋體放下并推動定位,如此即可完成殼體的組裝,方便使用者快速拆卸與組裝外接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A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鈑金組件的立體圖。
圖2B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鈑金組件的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用于說明轉動件位于關閉位置的情況。
圖4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用于說明轉動件位于開啟位置的情況。
(符號說明)
1...快拆結構10...殼體
11...第一蓋體 111...中空板部
112、122...邊緣部113、125...內周面
114...凸塊115...貫孔
116...斜邊12...第二蓋體
121...平板部123...通孔
124...組裝柱20...鈑金組件
21...固定件 211...端面
212...止擋部213...孔洞
214、222...勾部215...容置空間
216...直立段217...橫向段
22...制動件 221...導位槽
23...彈簧 24...轉動件
241...凸部242...定位部
243...尾部244...樞接點
30...保護外殼 40...按鍵
M...手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了解本發明的特點所在,本發明提供了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請參考圖1至圖4,本實施例中的外接裝置例如是條形碼掃描儀,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是微型投影儀,本發明并不對應用的外接裝置做任何限制。并且,為方便說明,以下說明是以手機M的屏幕朝上作為基準。本發明的外接裝置的快拆結構1的主要部件包含有殼體10以及鈑金組件20,各部件的結構以及相互間的關系詳述如下。
請先參照圖1,殼體10是由第一蓋體11與第二蓋體12組裝而成,第一蓋體11具有中空板部111以及邊緣部112,邊緣部112是從中空板部111的外周緣朝第二蓋體12的方向(本實施例中為朝下)延伸形成,并且,邊緣部112的內周面113上凸出的兩組凸塊114分別位于邊緣部112的二側,每組凸塊114的數量例如為四個。此外,邊緣部112的前端開設有貫孔115以供掃描條形碼的激光通過,并且本發明選擇在殼體10上方額外加設保護外殼30,但其為非必要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環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環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11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