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0997.3 | 申請日: | 2014-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6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左建平;王兆豐;熊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G01N3/00 | 分類號: | G01N3/00;G01N3/24;G01N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卸載 實驗 系統 | ||
1.一種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剛性約束框,所述剛性約束框內設有兩組正交設置的加壓裝置,所述剛性約束框的中央設有試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剛性約束框包括剛性約束邊框和剛性底座,所述剛性約束邊框焊接在所述剛性底座上,所述剛性約束邊框為內八邊形、外正方形結構,所述剛性約束邊框和剛性底座的材質為硬質鋼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裝置包括加壓腔體和加壓活塞,所述加壓腔體的封閉端設有加壓腔頭,所述加壓活塞的伸出端設有多根滾軸,所述滾軸與所述剛性約束邊框的內側壁接觸,所述加壓腔頭與所述試件接觸,所述加壓活塞的內端與所述加壓腔體的內壁之間設有兩圈密封圈,所示加壓腔體的頂面外壁設有壓力表和加壓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裝置包括三種規格,分別為第一加壓裝置、第二加壓裝置和第三加壓裝置,所述第一加壓裝置、第二加壓裝置和第三加壓裝置的高度和長度均相同,所述第一加壓裝置的寬度為300mm,所述第二加壓裝置的寬度為150mm,所述第三加壓裝置的寬度為75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組加壓裝置的布置方式為加卸壓設置方式或直剪設置方式;
所述加卸壓設置方式中,兩組加壓裝置分別為兩個第一加壓裝置對軸設置和一個第一加壓裝置與四個第三加壓裝置對軸設置;
所述直剪設置方式中,兩組加壓裝置分別為兩個第一加壓裝置對軸設置和兩個第二加壓裝置交錯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軸多功能加卸載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能實現以下任一種或多種加卸載試驗模式:
雙軸加載模式、雙軸加載后單向卸載模式、直剪模式、循環加卸載模式、雙軸加載后單向分步卸載模式;
所述雙軸加載模式包括:加壓裝置采用加卸壓設置方式,對兩組加壓裝置同時加壓;
所述的雙軸加載后單向卸載模式包括:加壓裝置采用加卸壓設置方式,先對兩組加壓裝置同時加壓,然后對兩個對軸設置的第一加壓裝置卸壓;
所述的直剪模式包括:加壓裝置采用直剪設置方式,先對兩個對軸設置的第一加壓裝置加壓,然后對兩個交錯設置的第二加壓裝置加壓;
所述的循環加卸載模式包括:加壓裝置采用加卸壓設置方式,對對軸設置的一個第一加壓裝置和四個第三加壓裝置加壓,同時對兩個對軸設置的第一加壓裝置施加循環荷載;
所述的雙軸加載后單向分步卸載模式包括:加壓裝置采用加卸壓設置方式,先對兩組加壓裝置同時加壓,然后對四個第三加壓裝置逐個卸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099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