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楊樹、紅花石蒜復合栽培模式下的紅花石蒜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40805.9 | 申請日: | 2014-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3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堅;彭冶;夏濤;張兆金;趙治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興天 |
| 地址: | 21003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楊樹 紅花 石蒜 復合 栽培 模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混合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楊樹、紅花石蒜復合栽培模式下的紅花石蒜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石蒜屬植物屬球根植物,全世界約有20種,我國有15種。該屬植物花色艷麗,花型奇特,是頗有發展前途的鮮切花材料;同時石蒜屬植物球根含有較高含量的貴重生物制藥原料加蘭他敏、石蒜堿等,是治療老年癡呆疾病的良藥,因此石蒜屬植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紅花石蒜(lycoris?)為石蒜屬植物的一個種,是一種集觀賞、藥用于一體的經濟類植物。由于其經濟開發價值高,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其還處于野生狀態,僅僅依靠采挖野生種球自然資源不僅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破壞。由此可見,種球生產問題已成為其產業化發展的瓶頸。通過在楊樹林下栽培中國石蒜的方法是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
楊樹林復合栽培模式十分豐富。復合栽培是提高楊樹林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主要模式有林-農、林-藥、林-草等,其中,楊樹林-農復合經營已成為主要的經營方式,?雷雙喜和張曉虹發明了楊樹豐產林+間作西瓜(套種花生)+間作大豆+間作辣椒+林下養殖?的楊樹豐產林“1+5”林下復合經營模式。??????????目前大多數的楊樹林下套種模式主要是在楊樹幼林中進行,隨著楊樹的郁閉成林,必然會對其中一方產生較大不利影響。目前尚未見在楊樹林下進行紅花石蒜栽培的報導。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楊樹、紅花石蒜復合栽培模式下的紅花石蒜栽培方法,解決紅花石蒜種球供應因依賴挖掘野生種球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達到楊樹林的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雙增收。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楊樹、紅花石蒜復合栽培模式下的紅花石蒜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1)楊樹林地選擇: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林經營的楊樹林,在山地,選擇中、下坡位的楊樹林;
2)整地作畦:剔除楊樹林地上的雜物殘體,對林地進行行間深耕,深度20~25cm;在距相鄰兩行楊樹的基部30cm處,各作一條寬40cm~50cm,深25cm的低畦,在此2條低畦之間根據行間距離的不同再作1~2條低畦,平整松土;
3)紅花石蒜種球準備:根據種球直徑的大小,將種球分為A(直徑小于1.5cm)、B(直徑介于1.5cm~3.0cm之間)、C(直徑3.0cm以上)三級;同一級的種球放置于同一筐內。在塑料筐或竹筐或柳條筐的底部鋪一層5cm厚的秸稈或薄木屑,分層放置種球,層與層之間以用干的秸稈或薄木屑隔開,在最上層蓋一層5cm厚的秸稈或薄木屑,貼上標簽,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儲存備用;
4)紅花石蒜栽植:采用穴種栽植,穴種的株距為15cm~20cm,行距為20cm~25cm;按行距開挖栽植溝,溝深5cm~8cm;開好栽植溝后,將紅花石蒜的球莖根部朝下,按株距15cm~20cm放入溝中,覆土。覆土厚度為種球直徑的2倍,最后澆定根水;
5)施肥:結合林地深耕施用有機復合肥,30kg/畝~40?kg/畝;在種植后返青萌芽時,或抽葶開花前、或種子采收后鱗莖膨大前進行追肥,采用生物速效性肥,施入土中或直接噴灑在植株葉面上;
6)田間日常管理:春、夏時節及時摟草;當自然降水過多時,及時輸通溝畦排出余水,在開花期不澆水;
7)種球采收:經過4~5年栽培的紅花石蒜可以進行種球一次性全采。在離紅花石蒜鱗莖5cm處用鐵鏟挖掘,采后種球除去枯葉、枯莖及殘根,不要清洗,按步驟3)留存部分小球莖做種球,其余按GB/T18247.6-2000 進行種球分級、包裝、待售;
8)切花采收:采收時期為每年的8月到10月,采后保鮮處理;
9)紅花石蒜的再次種植:全采后,按步驟2)整地;按步驟4)、5)、6)、7)、8)進行紅花石蒜的栽培管理及采收。
步驟l)中,選擇的楊樹林為除砍伐林以外的所有幼齡林、壯齡林及成熟林,行距為3m~8m。
步驟2)中,作洼類型為低畦,便于排水。因紅花石蒜的根淹水易爛根。
步驟2)中,整地的時期以秋冬季節為好。
步驟4)中,栽植時間為春、秋、夏三季。
步驟7)中,球莖采收時間為春季葉枯之后而花葶尚未抽出之前,或在秋季花花已凋謝之后而葉尚未萌發之前。此時采收的球莖的質量好,易保存。其他時節也可采收,采收后去除球莖葉片,去除葉片環節,增加了采收勞動時間,增大了種球保存難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4080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