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集熱單元與鐵水管構成的太陽能集熱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39314.2 | 申請日: | 2014-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9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賴鑑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賴鑑輔 |
| 主分類號: | F24J2/24 | 分類號: | F24J2/2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韶關市雷門專利事務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勝明 |
| 地址: | 512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單元 鐵水 構成 太陽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集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組合集熱單元與鐵水管構成的太陽能集熱系統。
背景技術
????
目前國內外流行太陽能集熱器兩種形式,平板集熱器和真空管集熱器,兩種集熱器在制作上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結構強度較低,“集熱器”尺碼較短,遠遠不適應與建筑結合需求,建材鐵水管不存在長度制約,且熱導性優良,資源豐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由若干個組合集熱單元并聯后通過上下循環管道與儲水箱成分體連接形成了一個具有實用性強、實施方便、綠色低碳的組合集熱單元與鐵水管構成的太陽能集熱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集熱單元與鐵水管構成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包括若干個組合集熱單元,組合集熱單元通過上循環管道和下循環管道分別與儲水箱相連通,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回路,所述組合集熱單元由上下兩個管道組合接頭與若干條等長鐵水管并聯對接而成。
在所述儲水箱上設置有一個與外界相連通的排氣孔及與水龍頭相連的進水口,在儲水箱上另設有一個開口朝下的出水口。
在所述下管道組合接頭的下端設置有一個用于檢修時候及時將組合集熱單元內的水排走的排水孔。
?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管道組合接頭與多根鐵水管構成的組合集熱單元放置在保溫“底床”上,保溫“底床”可依屋面或是墻面要求而設,既是保溫“底床”又是屋面或是墻面,二者完美結合,開創了太陽能集熱系統建材化建筑型結合先河,組合集熱單元具有單元面積大,便于運輸,易制作,強度高,熱效高,壽命高,成本低等優點,將與“光伏”技術促成優勢互補組裝,競相推進綠色低碳建筑發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水箱,2-組合集熱單元,3-上循環管道,4-下循環管道,5-管道組合接頭,6-鐵水管,?10-進水口,11-出水口,12-排水孔,13-排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一種組合集熱單元與鐵水管構成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包括若干個規則排列的暴露在陽光下的組合集熱單元2,組合集熱單元2通過上循環管道3和下循環管道4分別與儲水箱1相連通,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回路,所述組合集熱單元2由上下兩個管道組合接頭5與若干條等長鐵水管6并聯對接而成。
在所述儲水箱1上設置有一個與外界相連通的排氣孔13及與水龍頭相連的進水口10,在儲水箱1上另設有一個開口朝下的出水口11。
在所述下管道組合接頭5的下端設置有一個用于檢修時候及時將組合集熱單元2內的水排走的排水孔12。
實際工作時,打開水龍頭通過儲水箱1內的進水口10流入冷水,冷水再經下循環孔9進入下循環管道4內,再通過下循環管道進入到組合集熱單元2內,在組合集熱單元2內被太陽光加熱,加熱后再通過上管道組合接頭5進入到上循環管道3內,并由上循環管道3進入儲水箱1通過儲水箱1上的出水口11流出供人洗用。
?
由管道組合接頭與多根鐵水管構成的組合集熱單元放置在保溫“底床”上,保溫“底床”可依屋面或是墻面要求而設,既是保溫“底床”又是屋面或是墻面,二者完美結合,開創了太陽能集熱系統建材化建筑型結合先河,組合集熱單元具有單元面積大,便于運輸,易制作,強度高,熱效高,壽命高,成本低等優點,將與“光伏”技術促成優勢互補組裝,競相推進綠色低碳建筑發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賴鑑輔,未經賴鑑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93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紙筒的內張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桁式組合拱橋空實腹交接方法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