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功能性薄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7465.4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0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魏偉;韓陽;毛亮;魏昌林;吳夕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興華膠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02 | 分類號: | C09J7/02;C09D133/00;C09D7/12;B22F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劉洪勛 |
| 地址: | 226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功能 薄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納米功能性薄膜。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納米材料已經在涂料中有了廣泛的應用。由于納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因而展現出許多特殊的性質。當把這些材料加入傳統的涂料之中,就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如長效抗菌性能,紫外屏蔽性能,光催化性能等,并同時增加涂料的一些固有性質,如涂膜柔韌性,涂層硬度,附著力,耐汽油性,抗堿性等性能等等。本發明的多孔材料為碳包覆銅/金屬氧化物具有納米尺寸的三維孔道結構,產物形貌均一、可控,且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環境友好,并將其作為一個組分加入涂料中,使納米粒子可以容易被多孔物質吸附而不易相互吸附成團。多孔物質的存在,可在涂層內形成有效的微孔通道,使涂膜內部的納米粒子也可發揮吸附和催化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抗菌物質的有序釋放,從而使涂層具有長效吸附降解有害物質和長效抗菌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米功能性薄膜,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涂料層、基材層、粘結層和保護層,
所述涂料層的的厚度為0.1-2um,基材層的厚度為10-50um,粘結層的厚度為0.5-5um,保護層的厚度為10-50um。
所述基材層選自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或者雙向拉伸聚酯(PET)薄膜。所述粘結層的材料選自丙烯酸結合劑,所述保護層為PET型離型膜。
所述涂料層包括以下組分:
(1)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含量為1-40%。
(2)納米粒子,含量為1-40%,所述納米粒子的選自納米氧化鈦、納米銀,納米鋁或其組合物。
(3)成膜物質,含量為5-80%,所述成膜物質為丙烯酸樹脂。
(4)添加劑,所述添加劑包括1-2%分散劑、1-2%消泡劑和1-3%的增稠劑,
所述增稠劑選自,分子量為3-10萬的羥乙基纖維素。
(5)去離子水,所述去離子水的含量為5-15%。
所述多孔材料由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一,選取納米金屬混合物
所述納米金屬混合物由納米醋酸錳和納米氯化銅粉體組成,所述醋酸錳和氯化銅的摩爾比為2∶1。
步驟二,第一溶液的制備
將步驟一的納米金屬混合物與表面活性劑和乙二醇溶液混合,質量比為:納米金屬混合物∶表面活性劑∶乙二醇溶液=(5-7)∶(3-5)∶300,將混合液在60-90℃油浴中以600-1000r/min的速率攪拌10-30分鐘,自然冷卻制得第一溶液。
步驟三:第二溶液的制備
將乙二醇和草酸于常溫下混合,制得第二溶液,所述乙二醇和草酸的質量比為100∶3。
步驟四:復合前驅體的制備
將步驟三所制得的第二溶液以3-10mL/min的滴速滴入步驟二所制得的第一溶液中,以600-1000r/min的速率60-100℃恒溫攪拌4h;反應結束后,將反應生成物分別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各洗滌3次,離心收集,于烘箱中80℃干燥6h,即得到復合前驅體。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溶液的質量比為:1∶3-4。
步驟五:碳包覆Cu/Mn2O復合多孔材料的制備
將步驟四所制得復合前驅體至于管式爐中,通以氫氣體積含量為1-10%的X/H2氣氛,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200℃,恒溫保持2h,然后以5℃/min升至450℃,恒溫保持2h,即得碳包覆Cu/Mn2O復合多孔材料,所述X為純度不小于99.9%的氮氣、氬氣、氦氣中的一種,氫氣的體積含量在1%-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醋酸錳和納米氯化銅粉體的粒徑為1-50nm,所制得的的多孔材料的孔隙率為86%以上,孔洞的大小為1-25n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氯化三甲基十六烷基銨(CTAC)、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聚合物(F127)中的一種或以任意比的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粒子的粒徑為1-1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興華膠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興華膠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74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