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子裝置及用于形成電子裝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36563.6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92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托爾伯特·威廉·海伍德;威廉·羅德尼·歐文;鄧可·葛瑞格利·A;梁太榮;瑪瑞諾·杰森·唐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Q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yè)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用于 形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如今,具有較小外形尺寸及金屬一體成型設計的移動裝置(例如,智能手機)受到使用者的喜愛。然而,較小的外形尺寸對產(chǎn)品設計的各種方面具有相當顯著的限制,例如,天線置放、體積與效能。顯而易見地,當外形尺寸較小的裝置,其天線可置放的體積減少時,通常會犧牲天線的輻射效率或操作頻寬效能。就此而言,于金屬一體成型的移動裝置,天線置放的習用設計解決方案涉及形成尺寸較小的射頻(Radio Frequency,RF)孔徑,其通常為在孔徑中充填的塑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具有由光學透明導電薄膜形成的天線的電子裝置及相關方法。簡述而言,在多個實施方式的一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包含:殼體,該殼體定義空腔;顯示器,置于空腔內;外蓋,置于顯示器上及形成電子裝置外部的一部分;光學透明導電薄膜,置于空腔內;以及天線,置于空腔內,該天線至少部分由光學透明導電薄膜所定義,該光學透明導電薄膜可作為天線的接地面。
另一實施方式是一種用于形成電子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裝置殼體;以及在裝置殼體的空腔內放置光學透明導電薄膜以定義槽孔天線。
對檢驗過以下附圖及詳細描述的熟悉該項技術者而言,本發(fā)明的其他系統(tǒng)、方法、特征,及優(yōu)勢將會或可能會變得顯而易見。所有這些額外系統(tǒng)、方法、特征,及優(yōu)勢意欲得以包含在此描述內、符合本發(fā)明的范疇,及受所附的權利要求書保護。
附圖說明
可參考以下附圖而更佳地理解本發(fā)明的諸多方面。附圖中的元件未必按比例繪制,而是著重強調清晰地圖示本發(fā)明的原理。此外,在附圖中,數(shù)個視圖中的對應部分以類似的元件符號表示。
圖1是一電子裝置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2是形成電子裝置的一種方法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圖3是一電子裝置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4A是沿圖3的線段4A-4A的代表性剖面圖;
圖4B是沿圖3的線段4B-4B的代表性剖面圖;
圖5是一電子裝置的再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6是操作電子裝置的一種方法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多種方式皆已匯總,現(xiàn)將詳細參考附圖中所示的本發(fā)明。盡管本發(fā)明將結合這些附圖進行描述,但并非旨在限定法律保護范疇于本文所揭示的一或更多個實施方式。相反地,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涵蓋如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內所包含的所有替代方法、修改及同等物。
就此而言,本發(fā)明提供具有由光學透明導電薄膜形成的天線的電子裝置及相關方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透明導電薄膜定位在電子裝置的外蓋與顯示器之間。光學透明導電薄膜與殼體之間定義一或更多個槽孔天線,其中光學透明導電薄膜的作用為接地面。由此,可在無需形成貫穿殼體的孔徑的情況下提供天線(例如,藍牙(Bluetooth)、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定位衛(wèi)星(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GPS),或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線)。
圖1是一電子裝置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電子裝置100(該電子裝置可以多種形式提供,例如除其他裝置以外還有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包括殼體102、顯示器104、外蓋106,及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殼體102是由射頻透明材料(例如,塑膠)或非射頻透明材料(例如,金屬)而構成,殼體102定義空腔110,顯示器104及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置于空腔110中。外蓋106置于顯示器104之上,且外蓋106形成電子裝置100外部的一部分。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殼體102為一體成型(uni-body)殼體,然而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
天線112亦置于空腔110內。在本實施方式中,天線112是槽孔天線(Slot Antenna),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及殼體102定義部分的天線112。應注意的是,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對于天線112的作用為接地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可被提供為單獨元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可被提供為另一元件的組成元件,例如,用于一觸控輸入感測器的接地層(屏蔽)。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光學透明導電薄膜108可整合在例如表嵌式觸控(On-Cell-Touch)或內嵌式觸控(In-Cell-Touch)的顯示元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65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