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菌止癢的婦科護理用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36469.0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5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芳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A61P17/04;A61P15/00;A61P31/04;A61P33/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3500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菌 止癢 婦科 護理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殺菌止癢的婦科護理用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外陰瘙癢是婦科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癥狀,外陰是特別敏感的部位,婦科多種病變及外來刺激均可引起瘙癢,使人寢食難安、坐臥不寧。瘙癢的發生基本上是由化學介質如組胺、激肽和蛋白酶等的釋放而引起,其中蛋白酶的作用尤受重視。這種蛋白酶在表皮、血液、細菌及念珠菌中都有存在,由于創傷或其他原因可在組織中釋放活化,導致皮膚瘙癢的發生。組胺是引起瘙癢的最常見的瘙癢介質,但并不是所有的瘙癢都與組胺有關,很多疾病引起的瘙癢抗組胺藥治療無效,可見不同的疾病引起瘙癢的機制不同。
不同病因引起的瘙瘁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念珠菌性女陰陰道炎引起的女陰瘙癢可見白色豆腐渣狀白帶,分泌物鏡檢或培養有念珠菌生長。滴蟲性陰道炎引起的女陰瘙癢,白帶較多,呈泡沫狀,可以找到陰道毛滴蟲。淋球菌引起的瘙癢一般有較多膿性白帶。老年婦女外陰皮膚的萎縮也可引起女陰瘙癢。由于接觸避孕藥具、橡膠月經帶、糖尿病等引起的女陰瘙癢也不少見,也有些頑固性的女陰瘙癢(包括未婚女青年)。
治療通常使用有止癢作用的洗劑、膏霜等,但不能根治,病情容易反復,治愈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見效快,治愈率高的殺菌止癢的婦科護理用中藥制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殺菌止癢的婦科護理用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50g,金銀花30-60g,土茯苓20-50g,萆薢15-35g,浮萍10-30g,連翹15-35g,苦參20-50g,全蟲10-30g,紫蘇葉10-30g,川連15-35g,甘草10-30g。
優選的,所述殺菌止癢的婦科護理用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蒲公英30g,金銀花50g,土茯苓40g,萆薢30g,浮萍30g,連翹25g,苦參40g,全蟲20g,紫蘇葉20g,川連30g,甘草20g。
用法:將上藥頭、二煎合并藥液,分2-3次口服。第3煎藥液趁熱熏洗外陰,每晚睡前1次,3天1療程。
本發明各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疬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肝、胃、腎脾經,開散降泄,《本草正》:疔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萆薢,苦,平,歸肝、胃、膀胱經,祛風,利濕,治風濕頑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濕熱瘡毒,《滇南本草》:治風寒,溫經絡,腰膝疼,遍身頑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濁。
浮萍,性寒、味苦,發汗,祛風,行水,清熱,解毒,主治時行熱癰,斑疹不透,風熱痛疹,皮膚瘙癢,水腫,經閉,瘡癬,丹毒,燙傷。
連翹,苦,微寒,歸心、肺、小腸經,有抗菌、強心、利尿、鎮吐等藥理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腎、大腸、小腸、膀胱、心經,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濕熱瀉痢;腸風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疥癬;麻風;皮膚瘙癢;濕毒瘡瘍。苦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對痤瘡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能利尿、抗過敏、鎮痛、平喘、祛痰。《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全蟲,辛,平,歸肝經,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綱目二》:治大人痎瘧,耳聾,疝氣,諸風瘡,女人帶下,陰脫。
紫蘇葉,辛,微溫,歸脾、肺經,理氣,和營,能散血脈之邪。《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川連,苦,寒。歸心、胃、肝、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甘草,甘、平,歸脾、胃、肺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芳,未經張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64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